怕什麼來什麼。
2015年12月14日,學生家長告訴宋廟小學老師,曾有記者給受捐助學生家長打電話詢問11月12日的情況。馬計傑聞聽,深感事態嚴重,立刻通知校報賬員,讓他抓緊時間聯繫家長退錢。於是,12月14日、15日兩天,學生家長一一簽字領回了當初交的錢。
事情終於沒能瞞住。新聞報道見報第二天,即2015年12月25日,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委召開新聞發布會,由區教體局紀委書記杜玉侯通報事件整體情況和對馬計傑等人的處理意見。隨後安徽省、宿州市組成省市調查組調查此事,並同時審查埇橋區委的前期處理意見,開展延伸調查。
圍繞該事件有了新發現
對於媒體報道的“如果不掏錢就換捐助對象”一說,省市調查組事後核實,這名受訪家長也只是聽到有人議論“不交錢就要取消受捐助資格”,其他家長均表示沒有聽到學校此類表態。
調查組表示,這頓飯除受捐助學生外,費用均應由就餐者自付。
記者採訪時,宋廟小學校長馬計傑已被撤職。埇橋區教體局對此事的處理不可謂不及時,在新聞曝光的第二天就拿出了處理結果;回應社會關切不可謂不迅速,馬上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公眾交待事件整個過程及相關責任人黨紀政紀處理情況。但事實果真如此嗎?在省市調查組隨後展開的調查中,調查組抓住不經意暴露出來的問題線索,抽絲剝繭,以至於最終因為這一事件被處理的人員達20人,追責對象從廳級到普通黨員幹部。圍繞著這樁情節簡單、事實清楚的事件,各方到底有過怎樣的角力與妥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