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殲20。 |
中評社北京12月22日電/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凱瑟琳和謝爾比庫洛姆·戴維斯研究所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亞洲研究中心中國政治和安全事務高級研究員成斌12月19日發表文章稱,在過去的15年里,解放軍海軍裝備實力發生了根本性轉變。除遼寧艦外,中國還研制了多個新級別的驅逐艦及護衛艦,且這些艦艇都已經進入批量生產階段。預計中國將增加6艘“旅洋II級”/052C型驅逐艦以及12艘“旅洋III”級/052D型驅逐艦。再加上20艘“江凱II”級/054A型護衛艦,中國顯然已經解決了防空薄弱這個由來已久的難題。另外中國的潛艇、後勤保障艦只以及海軍航空兵資產的現代化程度也有大幅度提升,雖然這些軍事現代化還不足以賦予中國全球海上到達能力,但仍然使解放軍海軍能够輕易碾壓除日本海上自衛隊之外的其他亞太國家海軍力量。
環球網報道,隨著國家經濟的日益繁榮,為了維持這種增長趨勢,中國越來越依賴世界海洋。因此,中國需要壯大其海上能力,以保衛國土及海上交通要道。不過,聚焦海上能力的做法,正在加劇中國與其周邊國家的緊張氣氛,并對美國地位形成了挑戰。至少從2004年開始,中國的安全觀就開始向注重海域發展穩定轉變。隨著經濟的日趨繁榮,中國日益依靠世界海洋來維持其經濟發展,將其產品銷往世界市場。由此看來,解放軍顯然需要進入世界海洋,以維護并提升中國“綜合國家力量”。
兩原因致中國日益依賴海洋
一些中國分析人士撰文指出,大國地位取決於其保衛海洋的能力。歷史上,不僅是英國和美國,就連蘇聯也是這樣的。中國分析人士指出,冷戰期間,蘇聯曾按照戈爾什科夫上將的思想,特別是其著作《國家的海上力量》,發展海軍。同時,這些分析人士還列舉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關於海洋力量重要性的著作,指出馬漢不僅注重建設強大的海軍,還注重打造一支強大的商船隊和強大的造船工業,包括港口、造船廠、基礎設施、造船工人、工程師等等。海上力量不僅僅是建造戰艦這一方面。
2004年,國際社會清醒地認識到了中國對海洋領域的日益重視——那一年,時任黨委書記兼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對解放軍宣布了“新的歷史任務”。解放軍的新任務之一就是: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撑。國家利益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緊跟國家發展及總體形勢的變化而變化。隨著對海洋的日益依賴,中國的國家利益包含了更多的海洋元素。因此胡錦濤明確表示,對於解放軍而言,控制海洋的能力是不可獲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