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大學米爾斯·海默教授認為以下五種原因導致蘇聯學無可幸免地衰弱下去: (1) 冷戰意識形態內容(“共產主義必然自由主義對抗”)直接干預蘇聯學,以及許多蘇僑占據蘇聯學研究位置並踐行這種意識形態; (2) 政府基金約束了學者的獨立思考;(3) 政府以特定方式觀察蘇聯,從而控制學術研究所需要的數據;(4)在大學裡,蘇聯學不和其他學科發生關聯,拒絕與其他領域交叉,在這種封閉式的研究中培養後續研究人才,相當於無性克隆;(5)反對任何一種理論,操持著只有這個學科的同仁才能理解的江湖黑話,並且通過政策把它普遍化。(參見林精華:《學術研究泛智庫化之後果:作為國際政治學的美國“蘇聯學”》,《社會科學戰線》2014年第4期)
西方的“蘇聯學難題”提醒我們,我們在對西方國家的有關對策研究中,是否也會存在這樣的情況?我們是否要反思,我們的智庫研究有哪些不是出於客觀、中立的研究得出的結論,而是出於某種需要的偏見?我們根據這樣的需要生產出來的所謂對策研究,在提高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促進世界和平和發展中能起到多少切實的作用?權力生產學術話語,反過來,我們還要思考,這樣的先入為主的研究方式是否已經影響了現有的學科建設和學術研究範式,並使得現有的學術研究偏離了學術的軌跡?(來源:和訊網 作者:敬亭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