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藝術研究院院務顧問蔡典謨表示,中華文化復興應與文化多元發展相輔相成。(中評社 王永雪攝) |
中評社香港11月27日電(中評社報道組)台灣藝術研究院院務顧問、前台東大學校長蔡典謨日前在中華文化復興論壇上表示,中華文化復興應與文化多元發展相輔相成,以“異中求同”、“同中存異”開放、包容、尊重歧異的心胸,使中華文化脈絡與各地方的“本土化”結合,調和中華文化與地方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的矛盾,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共創兩岸文化榮景。
蔡典謨認為,中華文化歷經五千年來的族群融合,過去屬於少數民族或外來的文化,皆成為了中華文化的特色,如佛教、胡琴、旗袍、甚至今日我們說的普通話,這些都是歷經“本土化”的結果。因此,“本土化”並不是“去中國化”,而是尊重多元文化價值,透過“接地氣”的方式,全面、整體、深入的去挖掘、鼓勵地方文化發展,以此產生百花齊放、多元發展的蓬勃盛況。
“從台灣早期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歷史可以看到,是將漢文化為核心,甚至將儒家菁英文化視為中華文化的唯一價值在宣揚,使得少數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間產生排斥的現象,甚至使“中華文化”與“本土化”形成兩種對壘的意識形態,作為政治性的操作,這皆有礙於中華文化的發展。”蔡典謨表示。
對此,蔡典謨認為,在推展中華文化上,應從文化多元發展的角度,著重本土化的價值,使中華文化脈絡與各地方的“本土化”結合,調和中華文化與地方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的矛盾,甚至以補償性的方式透過政策進一步強化保障、宣傳推廣,在國際場合將少數民族文化、地方文化提高到推展中華文化的門面形象,增加該族群文化尊嚴,以降低少數民族、地方文化社群在文化上的被剝奪感、壓迫感,並可凝聚社區向心力,提升公民素質,促進族群融合。
蔡典謨以兩岸文化交流為例,認為過去的文化交流過度集中在層峰的交流、走親式的交流,因此兩岸更需要人民的交流、文化產業的合作。越是異質的文化,越有交流的意義。在復興中華文化、兩岸共創共榮的前提下,凡涉及兩岸交流事務如觀光、文化、藝術、文創產業、宗教活動等,未來都應加強辦理,尤其在少數族群教育、鄉土文化教育、社區營造等著手進行政策面、學術面、產業面的交流,以開放、包容、尊重歧異的心胸,擴展中華文化的面向,深化中華文化的內涵,共創兩岸文化榮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