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國民黨當前窘境與應變契機
http://www.CRNTT.tw   2015-11-29 00:17:37
蔡英文會先麻痹台灣民衆
  中評社╱題:國民黨當前窘境與應變契機 作者:林忠山(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台灣2016大選此刻勝負難定,是因牽涉到天時、地利及人和,變數甚多難算。勝負之可測定,是在“誰有道”?誰用人得當?決勝於謀略之間。

  國民黨當前狀況

  2014年底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敗後,國民黨因未深入檢討、未擴大參與、未團結整合,所以呈現的是一盤散沙現象。儘管如此,所有的政治人物及黨員,尚因藍綠長期對峙分明,以致大都存觀望的態度。尤其是A咖的政冶人物,沒想到在馬王政爭,馬又不退二線及養望不足的情形下,也率多持觀望待徵的態度。此次的總統及立委選舉,在A咖觀望在待徵的情況下,竟跑出了B咖的洪秀柱,出來登記參選總統。

  洪秀柱基於拋磚引玉,希望透過參選的辯論,來探討黨的定位及路線,並希望能找回黨德與黨魂,不意洪秀柱這個舉動,並未獲得A咖人物的響應,而弄巧成拙,反而招來了民進黨的見獵心喜,從旁透過媒體及民調的操作,協助洪秀柱完成跨過防磚條款,且順利取得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的資格。這樣的弄巧成拙、陰錯陽差,完全破壞了國民黨內A咖的觀望策略。使這些A咖不知所措,加上洪秀柱無法做好整合A咖與地方諸侯派系之工作,不僅洪秀柱的競選團隊主戰不力,加諸中央黨部輔選困難,地方立委選舉反彈不斷,真是一片親痛仇快的慘狀。

  這樣的結果,是民進黨的最愛,也是反國民黨勢力的圖強契機,我們從某些媒體強烈反對換柱的反應來看,應可一目了然,因洪秀柱代表國民黨參選,才是民進黨的最大利益所在。糊里糊塗下,洪秀柱也參選了三個月,結果她的民調始終都在15%上下。 可以說洪秀柱參選總統效應,是中央與地方不合,黨、政完全脫鉤,不僅是總統選舉必敗,而且也同時連累了立委的選舉。連帶也使得蔡英文可以躺著選, 可挾著優勢且充沛的政治資源及氣勢,來投入民進黨的立委選情。

  面對如此的窘境,若要救危圖存,換柱是必然的選項。迄今,還好國民黨的有識之士猛回頭,發現情況不妙,提出廢柱挺朱的建議。果不然這建議在 10月17日的臨全會上,取得了壓倒性的支持,近乎九成(891位出席,有812位贊成), 顯見這是黨內為打破窘境的最大公約共識。

  國民黨窘境的根源

  一般國民黨的A咖,主要是指連戰、吳伯雄、馬英九總統、吳副總統、王金平及朱立倫。這些A咖是因為他們都有中央與地方的歷練經驗,可以相當程度的影響到中央與地方的整合,且可以做好全台性的選擇佈署工作。所謂的B咖,則有在檯面上及檯面下的兩類:在檯面下的B咖,主要是指現任的五院院長,部會首長、縣市長及立委。所謂檯面下的B咖,是指卸任的公職人員、現職學者專家,及社會知名的企業家。原則上A咖之連戰及吳伯雄,因年齡與健康因素已退居二線。馬英九總統已滿兩屆不能參選,故A咖就只有吳、王、朱三者而已。而洪秀柱是屬檯面上的B咖,其參選的理由雖具有震撼及正當性,但因無戰力;又無法整合A咖,及喚醒大多數B咖的奧援,以至三個月的參選結果是洪秀柱不請自來,導致荒腔走板,四方烽火,哀鴻遍野,因此“停損換將”是國民黨圖存救危的必要舉動。

  檢討造成此窘境之根源,筆者認為:一者乃原先健全的人才甄拔系統被破壞殆盡,儲訓、養成及擢拔三步驟全變了調,始作俑者就是那些明星式、篡奪式、自私性及刻意毁黨的領導人。二者李登輝引進本土黑金、製造本省人與外省人對立割裂,另暗挺民進黨後,下野再組台獨親日的台聯政黨。接著李登輝迫使國民黨長期栽培的幹才——宋楚瑜出走另創親民黨,雖同屬藍營,但如影隨形地與國民黨或合或離、或親或疏,完全捉摸不定,也嚴重傷害藍營的氣勢。更嚴重的是馬金體制,既砍掉國民黨最强的組織戰系統,如唾棄地方派系與廢棄黨工,又以政策得罪鐵衛的軍公教系統與傾藍的企業鏈,加上剛愎自用的小圈封閉團隊,更加速國民黨的支離破碎及分崩離析。

  三者在李、宋、馬三位領導人長達25年的摧殘下,國民黨不斷割裂且傾向獨台,欠缺黨魂、黨德,以致黨定位及黨路線紊亂不明,同時,將黨員及支持者的價值認知與情感認同取向,折磨到谷底冰點,以致離心離德。儘管馬英九總統自我感覺良好,但確實的民心認知是馬之治理,既不仁義、智慧、公道及法制,也無正當性、妥協性、倫理性及團隊性,導致馬英九總統的七年多政績,除可耗掉抵消阿扁貪腐劣行外,尚使國民黨陷入民怨深淵。

  最後三個月的可能發展態勢

  廢柱挺朱,旨在止血停損,希望能“少輸就是贏”,再求“逆轉勝”。簡言之,朱立倫憑藉其較洪秀柱為佳的整合優勢,盼能拉高支持度與選舉聲勢,進而確保立委選情於不墜。這種只剩三個月的選舉盤算,應是種無奈的樂觀;對此,目前多數人還是維持悲觀或冷漠。

  就朱立倫之戰略佈局,應是(1)強守“桃竹苗”及“北北基”的優勢勝算,(2)確保“中彰投”小輸,(3)嚴防“雲嘉南”、“高屏”大輸,及(4)看守“宜花東”及“離島”之小勝。果能循此戰略,再輔以有效的整合、足夠的資源、正當性議題及關鍵性時機等四大元素的掌握,朱立倫未必無逆轉之可能。若未能有效運作四大元素,無法逆轉勝的話,但衡之過往朱立倫的選舉機制,要穩住立委選舉的基本席次,使之不至低於40席,是極度可信的結果。

  其次,民進黨蔡英文乏行政歷練、也無戰功於民,遑論對國家社稷之貢獻;加諸她政策主張空洞無力、了無新意,也無過多吸睛之論述。因此蔡英文之高人氣、高民調,是因國民黨不團結、馬英九總統治理失靈、以及對手太弱所造成的假象結果,這種假象是虛非實,是很容易戳破且超越的。超越之道,首是完成藍營的團結整合,且將馬英九總統邊緣化,營造出震撼性的堅強勝選陣容,如此一個月後,應就可與蔡英文打成五五波。其次是在公共政策的治理績效的倡導上,朱立倫若能提出具卓越性、民需性及正當性的政策議題,透過媒體之良善包裝,將是逆轉勝的至要關鍵。

  對台灣及兩岸政治之未來影響的模擬分析

  朱立倫若能贏得2016大選,則台灣內部與兩岸間之未來影響,應無太大之變化,會有激烈之劇變的可能者,是蔡英文當選了2016年的總統。

  大體上,綠營若執政,應會是完全執政,且其重要變異主軸是快速進行政治分贓及利益分配,並急切清算馬英九總統主政之弊端,且使馬英九總統落入與阿扁相似的國家元首原罪,促國、民兩黨協商,同時赦免阿扁及馬英九總統之罪責;其次,持續貫徹“去中媚日”及“美化治理”之洗腦工作,以及明著推動兩岸的正常互動,另暗裡逐漸冷卻及淡化兩岸關係。

  要言之,蔡英文初期會在不承認九二共識之前提下,以求安守穩、維持現狀為原則,先責求大陸依先前的二十多項協議,持續推動惠台交流之政策,以麻痺台灣人民;再實質推動其“親日、友美及去中”之政策。

  走筆至此,筆者強烈地呼籲,兩岸關係之主導權是“在大陸而非台灣”。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5年11月號,總第215期)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