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智庫人語:中國應培育濃厚的智庫文化
http://www.CRNTT.tw   2015-11-27 00:32:59
  中評社北京10月27日電/筆者所供職機構在過去半年多曾接待過20多個國內智庫研究的調研團,其中不少是大學的研究機構。被問及最多的問題是如何激勵中國學者,尤其是如何讓高校老師更多1投入到目前的智庫建設中去。應該說,這個問題相當重要。目前國內約有50萬名社會科學的專業研究人員,其中80%以上都集中在高校。因此,如何通過機制建設,引導高校老師尤其是社科人文類的研究者成為智庫學者,的確觸及到了當下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實質。

  當下的激勵方式有偏失

  目前不少智庫都在改革激勵方式。據筆者所知,其中采取或將要采取的激勵方式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將研究者的報告或內參成果與高層領導人的批示掛鈎,內參文章的評價方式,則參照相應的學術期刊論文等級。比如,一次政治局常委的批示,有的智庫獎勵標准高達5萬元以上,等同於在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一篇重磅學術文章。

  筆者在過往一篇題為《讓社會資金更多地投入中國智庫》的專欄文章中談到,中國智庫學者的收入偏低。從這個角度看,這種激勵方式的確是出於傳統學者的實際利益和時間分配的考慮,希望通過增加研究人員的福利待遇,以及部分減輕學術論文的壓力,換得學者對智庫尤其是內參寫作工作的重視與投入。從社會效應看,一篇高層領導的批示所產生的影響力是非同小可的,至少不亞於普通的學術文章。

  然而,從筆者對智庫尤其是高校智庫的調研,以及與一些決策者交談中所獲取的信息看,類似激勵方式的爭議性相當大,從長遠看,也未必真的有助於智庫建設。

  從學術的本意看,將2000-3000字左右的內參報告與上萬字的學術論文相提并論和參照,會使得一部分甘於寂寞、長期坐冷板凳的學者(尤其是那些研究領域為考古、歷史、文學、哲學和社會等偏人文、偏理論類的專業學者)內心產生一些異樣情緒。這種參照方式不一定會促使更多的人潛心調研問題,進而寫出扎實的研究報告,反而有可能助長本身早已浮躁化的高校學術氛圍。

  更糟糕的是,將研究報告的真實價值系於決策者筆頭的量化批示,有違研究行業本身的初衷與本質,導致研究價值與品質的功利化,可能產生研究者與領導人尤其是領導身邊人之間的關系曖昧,甚至是權力尋租。久而久之,作為決策者的領導人本身,也會對自己的簽字劃圈產生忌諱感,反而無助於決策的高效與對研究成果的重視和推廣。

  希望通過物質激勵,讓更多的社會科學學者去從事智庫類、現實問題類的課題研究,初衷是好的,但真正能够寫出好的智庫報告,對決策者起到有效參考作用的學者,肯定是少數。優秀的智庫學者,需要有扎實的研究功底、較高的智商與情商、對社會現實的敏感度,以及濃厚的家國情懷。具備這些品質的學者,在任何時候、任何國家都是鳳毛麟角,不是僅僅靠金錢和論文職稱激勵就能推動與萌生出來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