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另有6項便利: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出入境證件;機動車登記;申領機動車駕駛證;報名參加職業資格考試、申請授予職業資格;辦理生育服務證及國家規定的其他便利。
“它希望提供的公共服務盡量向戶籍人口靠近,但嚴格意義來說做不到。”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喬曉春坦言,如果提供的服務能與戶籍人口一致,“那就不需要居住證了,直接給戶籍就完了。”
9項基礎公共服務中,最引人關注的顯然是子女“免費接受義務教育”。事實上,即使沒有居住證,這也已在部分地區實現。趙大明表示,他的女兒正在北京的學校借讀。
但趙大明更看重的是,女兒能否在京參加中考、高考。答案是否定的。
“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中考和高考的資格”,嚴格來說,並非9項基礎公共服務之一。徵求意見稿將其納入了“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積極創造條件”來實現的內容。
同樣列入“應當積極創造條件”的,還有中等職業教育資助、就業扶持、住房保障、養老服務、社會福利、社會救助、居民委員會選舉、人民調解員選聘等8項權利,以及在居住地享受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辦理婚姻登記等兩項便利。
換言之,這些“應當積極創造條件”實現的,未來未必能在所有地區立刻給持證者兌現。
不過,在一些省份,如果公民獲得門檻較高的居住證,他們已能享有前述部分權利。彭希哲舉例,北京、上海限購商品房時,都曾規定持有某種居住證且符合參加社保、繳稅的年限,即可享受戶籍人口一樣的待遇。徵求意見稿所言的居住證沒有特別列出這項優待。
“目前外來人口能夠享有的社會福利正在不斷增加,但政府提供的貧困救助是完全按照戶籍來的,即使有工作居住證也不行。”彭希哲介紹。
喬曉春表示,此次徵求意見稿由公安部提出,但理論上,公安部難以完成這件事情,因為戶籍制度與政府的公共服務體系是完全聯繫在一起的,“因此,作出決策的一定是政府,而不是某個部門”。
“一旦改革戶籍制度,包括建立新的居住證制度,勢必涉及到各個部門。”喬曉春坦言,戶籍改革時,如果與戶籍制度掛鉤的政策如醫療、計生等等還未與戶籍完全脫鉤,就特別需要各部門與新的戶籍政策相協調。
“我們現在是先改戶籍制度,後調整各個部門的政策,但嚴格來講,應該是先改各個部門的政策。”喬曉春認為,讓各部門先改自己的政策並非易事。
居住證的餅能攤多大,取決於財政的支持力度
在多位受訪學者看來,基礎公共服務能否真正得到落實,關鍵在錢。
喬曉春說,解決流動人口的服務問題其實是財政問題,“這個錢誰出?之所以不能所有人都給戶籍,是因為如果都變成本地戶籍,城市的財政是支撐不了的”。
中國青年報記者2013年曾報道,一對非京籍夫婦在京工作已15年,育有一子。但是,當他們向北京、男女方原戶籍地要求辦理獨生子女證時,卻都遭到拒絕。
最終,經過“特事特辦”式的協調,他們在男方戶籍地辦理了獨生子女證,並獲得1000餘元的獨生子女獎勵。
事實上,在目前各省級行政區劃中,獨生子女費無一例外均要回原戶籍地領取。儘管這一陳舊的規定已不能完全適應人口流動的現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