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政府處置不力僵屍企業 拖累“安倍經濟學”
http://www.CRNTT.tw   2017-04-18 10:56:37
  中評社北京4月18日電/據東京商工調查公司近日公布的統計結果,2016財年日本全國企業破產數較上年減少3.5%至8381家。該數據連續8年下滑,創26年以來的新低。與此同時,東京證交所數據顯示,同期交易所掛牌交易的近4000家上市公司中無一家宣布破產。

  日本政府將此作為“安倍經濟學”的政績來宣傳,但多數分析師不以為然,認為這恰恰反映了日本對“僵屍企業”處置不力,許多“該死的”企業沒能及時退出市場。

  日本上市公司上一次“零破產”紀錄出現在1990年。當時日本經濟處於過熱狀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高達5.5%,如今增速僅維持在1%。東京商工調查公司分析認為,除了股市穩定、賬外資產增值外,大規模貨幣寬鬆下的超低利率,較易融資是破產企業減少的原因。經合組織的報告認為,由於政府對經營不善的企業給予過多支持,“僵屍企業”無法破產,企業重組遲滯。這種資源錯配,使得那些有成長性的企業無法得到充足的投資,因此拉低了日本的潛在增長率。

  統計顯示,日本67%註冊資本1億日元(1美元約合109日元)以下的中小企業,因沒有盈利而無法繳納法人稅。日本金融廳對全國地方銀行的最新調查顯示,按《中小企業金融圓滑化法》變更貸款償還期限的15萬家企業中,有53%“沒有實施經營改善”,有43%的企業貸款延期超過5年。

  證券市場本來有一個發現優質企業的機制。“安倍經濟學”實施寬鬆貨幣政策後,日本央行以每年3萬—6萬億日元的規模購買ETF指數基金,至去年年底,已持有日本股市總市值的2%,成為越來越多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有了央行的托底,一些經營表現平平的企業股價得以支撐,令市場的優勝劣汰功能受損。

  過去20年的產業重組,暴露出日本過於依賴政府干預的弊病。本世紀以來,家電、電腦、液晶等一些日本曾經的優勢行業,在國際競爭中逐漸失勢。日本政府不是鼓勵企業積極吸引外資融入全球價值鏈,而是由政府出資控股的產業革新機構注資,對各大公司的虧損部門“合併同類項”,以求抱團出海。然而,這種“弱弱聯合”迄今鮮有成功案例。沒有舊公司破產,新公司也就不能進來。“僵屍企業”導致日本企業投資不足,市場競爭過剩,商品價格低迷,商業周期停止運轉。

  去“僵屍化”的關鍵在於政府加快放寬管制,把市場讓位於充滿活力的新來者。2013年,安倍政府出台《日本再興戰略》,已經認識到提高中小企業新陳代謝的能力對激發經濟活力的必要性,提出要將日本的企業開業率,從4.5%提高到英美10%的水平。不過,企業的創業意願並不取決於政府的藍圖。放棄對落後產業的保護,給新興企業更多空間,別再讓金融寬鬆下的“零破產”幻象阻礙結構改革的步伐,才是增加經濟活力的關鍵。

  (來源:人民日報)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