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科普閱讀與出版的黃金年份
http://www.CRNTT.tw   2021-01-08 11:11:21
(圖片來源:光明日報)
  中評社北京1月8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它對世界的衝擊,有目共睹。然而卻成為科普閱讀與出版的黃金年份,因為整個世界都在反思,所有人都渴望知道,生命究竟意味著什麼,世界和人類的未來是怎樣的?人們渴望在書中尋找到答案。同時,因為禁足在家,人們有時間冷靜下來,對自己想要的生活,進行澄清和過濾。享受家庭、生活文化以及自然的樂趣,成為最重要的選項。這一年,出版人、閱讀推廣人和讀者,共同讓今年的科普圖書呈現了值得關注的景象。

  對生命以及未來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給人最大的衝擊,就是人們再一次思考,生命與病毒,醫學人文與醫學進步的關係。

  演化生物學家、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尼克·萊恩的《複雜生命的起源》試圖探源生命的核心問題:“人類為什麼會遭到各種疾病的侵襲”“生命究竟為何沿著這麼令人困惑的路徑演化?這是一系列複雜到無法想象的問題,為了尋求答案,人類每年都要在生物醫學上投入巨額的金錢,我們建立了精密的數學模型、設計了計算機的模擬程序,然而我們仍然不知道,所有這些生物組件都是如何演化而來的,如果我們不知道細胞為什麼是這樣運行的,又如何能指望理解疾病呢?它們本身也會指向人類面臨的終極問題,我們為什麼會存在?是什麼樣的法則創造了宇宙、恒星、太陽、地球,以及生命本身,我們何以為人?作者希望交給我們一把有望解開生物起源之謎的鑰匙。

  另外一本思考人類命運的書是《十萬年後的地球》,這本書的作者是寇特·史塔格,美國著名生態學家、古氣象學家,杜克大學生物學與地質學博士。書中引用了地質學、氣候學、生態學、生物學等學科領域最新、最具爆炸性的研究成果,深入思考了氣候變暖的成因與複雜而漫長的後果,帶領我們去探索十萬年後地球的生態環境。作者不無憂慮且嚴肅地告誡:事實已經證明,我們與所處的物理世界是緊密相連的,否則我們不可能光憑每天排放的垃圾就改變了全球的氣候環境。我們甚至可以懷疑,正是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傲慢自大的態度,以及以為人類可以不受萬古永存的自然規律限制的妄想,害得我們陷入今日的危機。

  醫學人文圖書也更多進入大眾視野,甚至一些經典圖書,經過編輯重新加工出版,在當下有新的意義。美國劉易斯·托馬斯著、蘇靜靜翻譯的《細胞生命的禮贊:一個生物學觀察者的筆記》今年重新翻譯出版。張文宏教授2020年當選中國科普作協副理事長,他在最近的演講中提道:科普可以緩解恐慌、科普的影響力超出預期,科普的作用不可低估。他的實用科普書《張文宏說傳染》讓公眾開始重視身邊的傳染病;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跟孩子談與動物的安全距離》以場景化的形式很好講解了動物與人,與傳染病之間的關係。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和李天達合著的《細胞總動員》是一本講述人體免疫系統對抗病毒機理的科普繪本。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