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美中開啓合作的50年,合作的紅利超乎想象。特別是在經貿領域,中美雙向投資從50年前幾乎為零到現在的存量累計超過2400億美元,在華美企達7萬餘家,年貿易額超7500億美元。與此同時,美國對華出口和美中雙向投資支持了美國國內數百萬個就業崗位,其中,中國對美投資為美創造約14萬個就業崗位。而雙邊貿易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美國消費者的生活成本,此前一組數據表明,質優價廉的“中國制造”平均每年為每個美國家庭節省850美元成本,相當於家庭收入的1.5%。當然,美中經貿合作,也讓中國更好地融入國際體系,吸引了大量國際投資,開拓出更大發展空間,成為世界經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眼下這個時代,任何國家都無法孤立地發展,這些互利互惠的經驗都應當成為兩國管控分歧的理由,過於激烈的競爭會加大國家之間出現誤解和對抗的幾率,但幸運的是,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設想了競爭性問題和合作性問題的區分。這就為兩國把控競爭範圍、方向和程度提供了一定的空間。
美中之間的共同利益從未真正消失過,哪怕是在全面走向競爭的當下,美中兩國,乃至世界上任何一個主要國家,都必須將國際經濟及區域安全問題與一國的價值觀分開來看。美中之間圍繞經貿科技領域、區域戰略領域的分歧和競爭無疑會繼續存在,但不應允許它們阻礙兩國在可合作領域的發展。
兩次世界大戰的教訓警醒世人,分歧和競爭并不一定要發展成衝突甚至戰爭,在可競爭的領域,通過不斷提升和自我發展,形成更高層次的競爭,遵守競爭的規則,且恪守共同認可的規則。
對於美中兩國以及未來的全球秩序來說,“和平”地競爭遠比“脫鈎”優越得多,防止競爭暴力化,才能實現“競爭共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