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日本東京首相官邸召開記者會。新華社發(Pool圖片/花井亨攝) |
中評社香港6月22日電/我們不能忘記的是,美國外交充分體現了內政情況。拜登政府匆忙決定從阿富汗撤軍,引發嚴重混亂,是因為一系列反恐戰爭帶來沉重負擔,引發國內輿論不滿。對華戰略也是如此。鑒於國內有近九成的民衆認為中國是“競爭對手或敵對國家”,美國為了讓日益分裂的國內社會團結起來,對中國進行了政治利用。
日本《朝日新聞》6月20日載文《拜登外交難掩對華戰略的不安》的文章,作者是該報駐美國總局記者園田耕司,文章說,在拜登擔任參議員時曾在國會與他共事的查爾斯•史蒂文森認為,原本是對華穩健派的拜登向對華強硬派轉變,是因為國內輿論發生了變化。他說:“在2020年總統選舉之際,沒有候選人希望成為對華鴿派。現在也沒有人希望成為(對華)鴿派。”為了在美國國內爭取民心,沒有一個政治家能够對中國讓步。
如果將目光投向拜登執政下的局面,可以看到,時隔約40年的物價暴漲令民衆苦不堪言,拜登支持率降至不到40%的水平,支持率創最低紀錄。再加上拜登年事已高,也有人指出他可能只擔任一屆總統。
在2024年的總統選舉中,如果來自共和黨的前總統特朗普再次當選,則美國內政恐將更加混亂。特朗普雖說是對華強硬派但擅長個別交易。拜登與日本等盟國辛苦構建的“對華包圍網”有成為空架子的風險。
日本國內從強化對華戰略角度出發,在就拜登訪問亞洲各國一事進行報道之際,日本媒體表示歡迎的論調較明顯。然而,拜登外交伴隨諸多不穩定因素。如果要進行自我誡勉,則可以說,日本媒體一味吹響“深化日美同盟”的進軍號角是不負責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