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5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在東京會見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的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圖片來源:外交部網站) |
中評社香港5月22日電/過去十年,日本積極推動“四方安全對話”成員國在所謂“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框架下合作,以抗衡中國日益增強的影響力。通過締結《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日本-歐盟經濟夥伴關系協定》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該國還在倡導高質量貿易規則方面發揮了主導作用。重要的是,日本一直保持著微妙的平衡,以確保安全緊張局勢不會阻礙經濟合作。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5月20日載文《日本對華政策是在走鋼絲》的文章,作者系早稻田大學亞太問題教授青山瑠妙,文章說,日本對華政策迄今為止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兩個因素:其一是日本態度謹慎,不過度挑釁中國,其二是中國對日本的對衝政策持容忍態度。菅義偉訪美後,與中國保持穩定關系或許不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因為日本必須在2021年晚些時候就其對美國在亞洲經濟和安全戰略的承諾制定具體政策。
日本的經濟安全政策已經啓動。東京出台規定,在政府機構的設備采購中逐步淘汰華為和中興的產品,并且實施補貼以將制造業轉移出中國。日本和美國同意共同開發6G電信,同時在半導體和其他具有戰略重要性的產品的供應鏈方面展開合作。菅義偉政府還發揮牽頭作用,推動在印度、澳大利亞和日本之間形成不依賴中國的供應鏈。
但安全合作可能要複雜得多。雖然日本政府仍在考慮可能出現的情況,但這些討論或許會引發關於在美日安全關系中,日本作為“盾”、美國作為“矛”的作用的進一步辯論。在日本部署陸基常規中程導彈以補充美國的太平洋威懾計畫的可能性引發了人們的憂慮,擔心日本會更深地卷入美中緊張關系。
日本經濟越來越依賴中國,後者現在已經取代美國,成為日本最大的出口目的地。2020財年,中國占到日本總出口的22.9%,首次超過20%。
對中國采取更強硬的立場,同時加強經濟上的相互依賴,日本是在走鋼絲。日本的對華政策遠遠不能確保成功,而且不太容易複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