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減少社會成本的重要途徑
http://www.CRNTT.tw   2022-06-08 07:43:12
  中評社北京6月8日電/實現中國經濟穩定發展,必須減少社會成本,把各種資源用於創造財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首先,產業結構的調整,必須有利於鞏固基礎,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曾經出現一個誤區,認為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越大,中國經濟的質量越高。一些地方財政預算報告中,把服務業所占比重單獨列出,認為服務業所占的比重越大,說明經濟結構越好。一些城市甚至把金融服務業作為支柱產業,認為發展金融服務業,可以為企業籌措更多的資金,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而言,不能照抄照搬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驗,利用市場經濟的外部性,通過發展金融產業,收割其他國家的財富。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是由一個國家自然禀賦和生產力發展規律所決定的。中國應該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各地根據自己的生產力發展狀況,制定服務業發展規劃。假如為了提高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盲目地發展服務業,那麼,最終必然會導致一地乃至整個國家的經濟出現嚴重的空心化現象。

  服務業分為生產性服務業和消費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也可以促進生產,而消費性服務業則可以促進消費。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對於擴大生產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如果不顧實際情況,盲目發展消費性服務業,那麼,最終必然會導致整個國家經濟出現問題。不可否認,分期付款等信用消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經濟增長。但是,如果鼓勵寅吃卯糧,一旦外部環境發生變化,譬如進口遇到困難,那麼,中國經濟發展必然會面臨嚴峻考驗。當務之急是要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提高生產效率,鞏固中國製造業大國的地位,通過發展數字經濟,創造更多的財富,確保中國經濟良性運轉。隨著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許多中間服務行業完全可以被取代。譬如,國家可以通過建立統一的網絡,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那些依靠“信息不對稱”發展起來的中介服務,應當逐漸成為歷史。

  第二,中國經濟結構具有顯著的特徵,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主導性的作用。正因為如此,國有企業改革的成敗,決定中國經濟發展的好壞。國有企業的經營成本高低,直接決定社會成本合理與否。解決國有企業存在的問題,一方面必須牢牢把握改革的大方向,把不斷降低交易成本和管理費用作為改革的目標,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作為改革的終極目標;另一方面,必須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解決我國國有企業治理結構叠床架屋的問題。

  第三,數字社會要求建立數字經濟體系,同時也要求建立數字政府,解決行政機構人浮於事問題。行政管理中,一些政府部門為了證明自己的重要性,會不斷地製造問題,強化自己的存在感。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就在於,釜底抽薪,通過減少政府部門,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數據庫,一竿子插到底,徹底解決行政結構不合理帶來的社會成本居高不下問題。

  從已經組建數據管理部門城市的運轉情況來看,由於各種數據集中到數據管理部門,因此,一些部門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數據管理部門完全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直接收集城市運轉的各項數據資料,並且利用數據庫進行數據的分析整理,及時發現問題,供決策部門參考。減少行政部門,一方面可以節約行政開支,把大量資金用於創造財富上面;另一方面也可以減輕居民的負擔,避免出現擾民現象。“讓數據多跑路,人員少跑路”,已經成為我國政府改革的目標之一。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和數據庫,解決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精兵簡政,對於我國現代化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事實證明,科技進步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只要充分利用數字技術,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就一定能減少社會費用,把更多資源用於改善人民生活方面。

  減少社會成本,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和前提。祗有大幅度降低社會管理成本,減少國有企業的交易費用,中國社會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喬新生(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