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際觀察:北約倫敦峰會現出的端倪
http://www.CRNTT.tw   2019-12-08 12:26:39
  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近日,北約組織倫敦峰會匆匆開場,又以特朗普提前離開而草草收場。特朗普提前離會不是第一次,去年溫哥華七國集團峰會也是如此。離開前,特朗普未與其他與會者商量即宣布下次會議將在美國總統休假地戴維營舉行,也引起一片嘩然和嘲弄。

  北約怎麼了?答案並不複雜,其自身弊病和內部矛盾決定它今非昔比,苟延殘喘,前景黯淡。

  先說自身弊病。70年前,為了對抗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對西方“自由世界”的“威脅”,美國、加拿大和10個歐洲國家簽署《北大西洋公約》,“北約”正式成立並迅速坐大,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軍事聯盟。6年之後,在聯邦德國正式加入北約的情況下,蘇聯和東歐7國於1955年5月14日在波蘭首都華沙簽署《友好互助合作條約》,通稱“華約”。

  兩個軍事集團的對峙拉開了“冷戰”的序幕。“北約”播下了“冷戰”的種子,導致“二戰”後的世界緊張局勢延續了40年,成為美國操縱“兩極界”的主要抓手。蘇聯解體之後,“華約”於1991年7月1日正式解散,但“北約”繼續存在,而且擴大到29個成員國。“冷戰”結束,意味著北約的對立面蘇聯和華約早已煙飛雲散,美國成為處心積慮獨霸世界的唯一超級大國,北約的職能和凝聚力已大不如前,但機制依然存在。俄羅斯總統普京說,在當前形勢下,北約繼續存在不合時宜,這個論斷是有道理的。

  談及內部矛盾,人們首先會想到法國總統馬克龍前不久說過的北約“已經腦死亡”。他沒有具體解釋這一定義的內涵,但分析起來似應包括以下幾個層面:

  第一,指北約的“神經中樞”出了大問題,至少是運轉受阻。這主要是指美歐在“以誰為敵”的戰略選項和與此相關的機制運作上出現嚴重分歧。以法國總統馬克龍為代表,主張重新審視北約對俄戰略,不願與俄正面對峙,這就涉及到包括反導系統部署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這些立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德國總理默克爾和其他歐洲國家的支持,北約內部戰略裂痕影響深遠。

  第二,歐美關係正在發生實質性變化。美國現行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和霸凌政策,也直接損害其歐洲盟友,招致強烈不滿和反彈,動搖了歐洲主要國家對美國的信任和依附感。近幾個月來,馬克龍、默克爾和歐盟領導人不斷發表講話置疑美國是否還是歐洲的盟友,號召歐洲自強掌握自己命運;馬克龍甚至公開主張建立“歐洲軍”取代美國保護,招致特朗普大發雷霆。據報道,連跟美國最緊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也對美國的頤指氣使大發牢騷,可見欺人太甚會逼人逆反。此外,美國把要求歐洲盟國增加軍費分攤作為峰會壓倒一切的議題也引起對方反感。歐美之間涉及重大利益的矛盾加深,這是當今世界大變局中重要一環。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