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8日電/寧夏銀川市民路建文每天下午接孩子放學都會路過一個十字路口,最近他發現這裡新增了一家名叫“函數空間”的24小時便利店。
想著給孩子買點零食,路建文走進便利店,才發現這裡是無人售貨。他拿出手機掃了一下店門旁的二維碼,並將臉對準攝像頭進行“人臉綁定”,隨後店門自動開啟。
他挑選了一包孩子愛吃的餅乾和一瓶水,放到收銀台感應區,此時顯示屏上出現了一個二維碼,路建文用微信掃碼完成了支付,待他點擊確認支付後,店門再次自動開啟。
“從走進商店到付款離開,整個過程不到一分鐘,全程自助,挺新奇的體驗。”路建文說。
據新華社報道,這家便利店是銀川這個西北小城出現的第一批兩家無人便利店之一。便利店規模雖小,但商品種類齊全,價格也和普通商店差不多。同時,市民還可在此繳納水費、電費、天然氣費、電話費等。
無人售賣、自助購物對於中國都市人群來講並不新鮮,人們早就習慣從無人販賣機上購買各種飲料,然而像這種無人售貨的便利店卻不多見。隨著人臉識別技術和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從2016年起,無人便利店、無人超市等新的零售業態開始湧現,並引發了2017年無人零售熱潮。
在中國,不少省份的一些企業也開始“試水”無人便利店。今年年初,一家佔地28平方米的“無人超市”在山西省太原市開門營業。在陜西省西安市,無人便利店、無人面館出現在街頭、商場和小區內。在四川省成都市,甚至出現“辦公室里的無人便利店”,將貨架進駐到寫字樓或辦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