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高校學費“漲”聲不斷:是否必須 是否過快
http://www.CRNTT.tw   2016-06-29 09:56:54
  中評社北京6月29日電/上大學的成本又提高了。近日,廣東省公布《關於調整公辦普通高校學費的通知》,決定自2016年秋季學期起,上調普通公辦學校學費,增幅為20.2%。

  對於剛剛經歷高考的考生和家長來說,考完試就漲價多少顯得有些“不近情理”,但近年來教育培養成本的攀升也是不爭的事實。不僅是廣東,江西在今年5月份也公布了公辦普通高校學費標準調整方案,海南和內蒙古也就高校學費標準調整召開了聽證會。

  高校學費為何漲,該不該漲?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高校學費是否不得不漲

  這並不是高校學費第一次大幅漲價。2012年,國家關於穩定學校收費標準的政策到期,部分省份隨之啟動了學校收費標準調整。2013年秋季開始,湖南規定“211”學校所有專業都按照最高學費標準收取,非“211”一本院校部分專業的學費每學年漲了700元到2000元不等。天津則舉行了普通高校本科學費標準聽證會,平均每位本科生每學年學費上漲1264元。

  如果把今年廣東公辦高校的兩成漲幅折現,那麼,除了高職院校文科類漲幅750元以外,所有專業漲幅都在1000元左右。

  學費為什麼“漲”聲不斷?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認為,“積重難返”是其中一個原因。“不少高校在硬件建設方面提升很快,動輒擁有幾千畝校園,但債務問題也顯現出來。前幾年有統計顯示,我國高校負債超過2000億元,現在我們估計可能更高。硬件上一次性投入過大,導致一些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財務問題積重難返。”

  早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高校學費漲價是“箭在弦上”,“目前高校經費主要來自國家財政。而經費來源非常不均,一些省級高校生均經費甚至只能拿到2000元,對培養學生來說,這遠遠不夠。”

  高校日常運行是否主要依靠學費,資金主要來自於哪?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烽表示:“高校經濟來源一般有學費、校辦企業、國家財政撥款和社會捐贈四個方面。對於部屬院校或重點大學來說,後三方面來源非常充足,而對於普通大學來說,大多依賴學費和財政撥款。”

  學費上漲是否過快

  今年,廣東省公辦高校學費漲幅超過20%。廣東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學費調整統籌考慮了“高等教育的支撐力和居民的承受力,並以廣東省‘十三五’時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期增長水平為參照”。

  儘管學費上漲經過論證,但不少學生和家長還是認為,漲得有些“快”了。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966元,而目前各省上漲後的高校學費,很少有每學年低於5000元的,不少高校醫學類、藝術類專業每學年超過萬元。

  儲朝輝告訴記者:“學費漲價和物價水平上漲相關。應該說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高校收費水平非常低,因此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這樣的漲幅還是讓他們壓力增大。目前我國普通高校毛入學率超過40%,這意味著近一半家庭都將面臨這樣的壓力。”

  程方平認為,物價和教育經費上漲的速度總體上來說大於工資漲幅。“應該做好政策的細化,減少居民壓力”。

  學費都用在什麼地方,在辦學成本中占多大比例?這也是學生及家長關心的問題。

  程方平分析,學費大多用於成本補償。“教師工資和科研類經費是其中的大頭”。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馬陸亭則從高校運行成本上進行分析,“高校成本構成非常複雜,已建好的教學樓、實驗室(有貸款)算不算成本?其維持費、運行費算不算成本?”他透露,在一些重點大學,學費在辦學成本中只占3%,而在非重點大學尤其是地方大學,學費占辦學成本的比例非常高,一些院校幾乎全靠學費生存。

  想方設法緩解學生和家長的壓力

  學費上漲,有哪些辦法能緩解學生和家長的壓力?

  儲朝輝認為,首先應從高校管理體制改革上做文章,要改變目前高校過度依賴財政撥款的現狀。其次,目前高校圍繞機構、人員配置的經費支出存在用多少支多少的現象,很少核算,這一方面造成浪費,另一方面推高成本。

  “公辦高校應增加獎助學金的比例,尤其是助學金的比例,讓受益範圍擴大到更多學生。”儲朝輝說,“儘管在操作上有困難,但還是希望國家財政能往地方高校傾斜,讓它們降低成本,使更多學生受惠。”

  馬陸亭認為,收費制度最好不要“一刀切”,“如果能按照地域比如中東西部地區、城鄉分為六個標準,或者再加上家庭經濟情況分成十二個等級,更能確保公平”。

  程方平從高校辦學思路改革上考慮這個問題:“比如在學歷認證上,是不是可以借鑒國外經驗,讓地方普通高校和重點高校之間有對接,這樣學生在選擇高校時就有更多機會,也能讓地方普通高校得到更多經費來源。”

  “高校評估的導向也應改革,希望能少一些硬件考量的標準,多一些教學改革的關注,相信對高校辦學成本的控制將起到示範作用。”程方平最後說。

  (來源:光明日報)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