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6日電/5月3日,首度亮相的中央環保督察組公布了對河北省的督察意見,令公眾印象深刻的結論是,“原省委主要領導對環境保護工作不是真重視,沒有真抓”,“河北省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和工作力度,與中央要求和群眾期盼仍有較大差距”。
中央環保督察組這樣全新的監督機制究竟怎樣獲得線索?怎樣工作?除了曝光,是否能真正推動環境問題的解決?今天,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就這些公眾關心的問題採訪了中央環保督察組的相關人員。
查實舉報信息背後的較量
按照中央的部署,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2月4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在河北省進行督察。督察組進駐河北之後,就向社會公布了舉報電話。整個督察期間,不少環境問題的線索都來自於這部舉報電話,而很多時候電話這頭接聽舉報電話的就是督察組副組長、環保部副部長翟青。
督察組的工作人員都對督察期間的最後一個舉報電話印象深刻。2月4日19時58分,電話鈴響,翟青接起電話,一位群眾舉報稱,廊坊市大廠縣西馬莊村村南石料廠污染嚴重。令這位舉報人更擔憂的是,此前他曾向當地環保部門舉報此事,可沒想到他的個人信息卻被洩露給了污染企業,並由此受到企業的威脅。
督察組迅速將問題轉交給河北省,要求進行嚴肅查處,務必給百姓以交代。根據督察組的意見,河北省環保廳與省公安廳成立專案調查組,對大廠縣的3家石料廠進行了暗查暗訪,並約見了舉報人。經現場調查核實,舉報人反映的3家污染企業均未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和環保相關手續,屬非法企業,並對當地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
同時,廊坊市紀委也成立了調查組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涉案的3家企業的5名負責人被行政拘留15天。大廠縣環保局等機構的9名責任人被處以黨紀政紀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