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工廠煙囪不再冒煙(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11月10日電/幾年前,誰曾想到中國會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走在前列?6年前,也就是在2009年,正是全球的最大污染國中國——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總量的24.32%——使得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的雄心受挫。當時的中國認為,自己不應當為發達國家的歷史錯誤買單——最近幾十年來,發達國家一直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責任者。
法國《新觀察家》11月4日載文《中國走在應對氣候變化前列 向綠色經濟轉型》,文章說,今年11月2日,中國揭開了一個新紀元。這一天,中國與法國兩國共同承諾,支持11月底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大會上達成一項“富有雄心、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這一聲明雖然不是歷史性的,但是至少是前所未有的。該聲明中包含著許多進步性的內容,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內容是:“雙方支持每五年以全面的方式盤點實現經議定長期目標的總體進展。”在此之前,中國一直拒絕采取這方面的行動。
中國的轉向
自2013年中國出台《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以來,中國不斷出台各種措施,使自己逐漸向綠色經濟轉型。2014年11月,中國與美國達成了一個歷史性的協議。中方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盡管該協議并未提及具體的數值。但這是中國第一次提出了一個明確的日期。
今年9月2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美國期間宣布,中國計畫在2017年建立起一個全國性的碳排放交易系統,并宣布拿出200億元人民幣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
此外,中國還宣布,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
是什麼使得中國在這方面采取了如此積極的行動?法國國際關系與戰略研究所的研究員巴斯蒂安•亞歷克斯分析說:“可以肯定的是,這顯然不是為了取悅歐洲人,也與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大會無關,唯一的原因是此舉對中國也是有好處的。對中國來說,開始實施更加嚴厲的環境政策顯然是利大於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