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正在認真學習阿語(臧涵 攝) |
中評社寧夏9月13日電(記者 臧涵)近年來,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和世界穆斯林地區之間的經貿合作快速發展。中阿之間日益頻繁的交流合作將會需要越來越多的阿拉伯語人才。為此,中評社記者特意走訪了位於寧夏銀川的“寧夏國際語言學校”。
寧夏國際語言學校於2010年7月由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批准成立的一所以阿拉伯語教學為主的民辦中等職業學校。截止2014年底在校生數達1500人,教職工128人,其中國內專職教師56名、外籍教師22名。師資隊伍中有來自埃及、蘇丹、伊拉克的外籍教師,也有畢業於沙特、埃及、巴基斯坦、敘利亞、泰國、印度尼西亞、利比亞等阿拉伯國家的碩士、學士留學生。
“目前‘一帶一路’戰略已經成為中國對外開放合作的重大戰略,這一戰略所經過的地方主要是中亞、中東、北非、東亞等阿拉伯國家,涉及57個穆斯林國家,所以‘一帶一路’的建設必定會需要大量的阿語人才。”寧夏國際語言學校副校長馬風勇告訴記者,這一戰略的提出為學校學生就業提供了廣闊的平台。
另外,據馬風勇介紹,在學校的學生里還有5位台灣籍學生。他們不遠萬里來寧夏學習阿拉伯語,為的是以後能有更大得發展空間。
李全和馬欣藍便是其中的兩位學生,她們是一對姐妹,姐姐今年20歲,妹妹17歲,父母親在台灣從事肉類貿易工作。因為她們的父親曾就讀於阿拉伯的大學,所以受父親的影響,她們從小就學習阿拉伯語。
“聽爸爸的朋友介紹,說寧夏有間學習阿拉伯語的學校,我就和妹妹一起過來了。”姐姐李全笑著告訴記者,畢業後,她想申請國外的學校繼續深造,然後成為一名阿語老師。
“在台灣,很少有像這樣的語言學校,我想在這裡學習阿語兩年後,有機會也去國外進修,我個人非常喜歡阿拉伯國家,有機會我想我會留在那裡。”妹妹馬欣藍說。
與記者一同前來參觀的台灣東森電視記者楊釗說:“寧夏與台灣相隔‘十萬八千里’,但是在這裡也能見到台灣的學生,可以說,大陸已經成為台灣潛入阿拉伯世界的‘跳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