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城鎮建設須擺脫“蘇聯模式”
http://www.CRNTT.tw   2015-08-18 08:51:16
圖為中國某城市的新建住宅小區。(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8月18日電/2013年,一名中共官員考察了芝加哥和紐約的城市環境,這次經歷改變了他對城市規劃的想法。

  香港《南華早報》8月12日載文《可持續發展方案助力中國快速城鎮化,同時避免災難性的環境副作用》,文章說,芝加哥湖畔蜿蜒的自行車道和熙熙攘攘的景象,給當時的北京市平穀區委書記張吉福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還驚訝地發現,像紐約這樣的密集都市環境,竟然在各處散落著公園和戶外咖啡館。

  張吉福還在美國參加了由美國前財長亨利•保爾森創建的保爾森研究所安排的課程。

  張吉福說:“以前我們追求更大更快的東西,修建了寬闊的公路和大型社區,而這些實際上違背了城市可持續理念。在芝加哥和紐約的培訓結束之後,我懂得了發展緊凑型城市的重要性。”

  2011年,保爾森創建了專注於研究中美經濟和環境挑戰的保爾森研究所。鑒於到2020年,中國將有1億人遷往城市,城鎮化的效率是避免環境災難的核心。

  受蘇聯影響的中國城市規劃強調大馬路和汽車多於宜居性。分區制經常把居住區和工業區、商業區分開,導致人們需要長時間通勤。

  地方政府對賣地收入的需求造成城市不斷擴張,城市向外膨脹,而非向上發展。結果就是道路擁堵,空氣污染令人窒息。

  保爾森說:“如果中國的城鎮化能够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并限制對環境的損害,那麼將對中國民衆和世界其他地方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

  改變現狀將是一個嚴峻挑戰。據總部設在舊金山、以促進清潔能源為宗旨的非營利性組織能源基金會稱,大約90%的中國城市是按蘇聯模式建設的。地方政府相當一部分收入依賴賣地,這刺激它們繼續賣地,而不是增加城市密度。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