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副教授方依萍(音)說:“只要中國繼續通過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來評估地方政府,只要地方政府繼續通過賣地來獲得收入,我看不到中國城鎮化有任何改變的跡象。”
北京春華資本集團董事長、原高盛公司大中華區主席胡祖六表示,保爾森相信,中國的大規模城鎮化對向可持續發展模式轉變構成最大挑戰,但也可能是最大機遇。
胡祖六說:“如果和經濟增長發生衝突,環境保護經常退居次要地位。在中國,以GDP增長為核心的思維很難動搖。”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周楠(音)說,中國城鎮化方式的轉變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執行規劃的資金和人力資源限制,正因為這些問題,事實證明中國一些建設生態城市的計畫并不成功。
保爾森還致力於推動改變中國的建築規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估計,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近40%是建築產生的。
到2050年,中國建築和商業占地的能源消耗量預計將翻一番。周楠估計,中國有望將能源效率提高30%或更多。
保爾森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德博拉•萊爾說:“用現有技術翻新建築——哪怕是絕緣這樣簡單的改造——你就能對建築的能源效率產生重大影響。”
胡祖六說,中國如何著手治理環境,它能否向更高效的城鎮化模式轉變,對全球氣候變化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