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爽現就讀於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她所在的高校擁有悠久的歷史。學校裡一些中國留學生和愛好中國文化的國際學生組織了一些關於太極、漢服、詩歌的社團或興趣小組。“這些社團和興趣小組成為國際學生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的紐帶。”居爽介紹道。
芬蘭於韋斯屈萊應用科技大學的謝寶玲加入了友好家庭項目。她的友好家庭女主人薩納(化名)是芬蘭的一位教育官員,關注職業教育;她經常往來於中國、卡塔爾、韓國等地。謝寶玲就承擔了薩烏利的小孩的漢語教學,有時她也會教鄰居家的小孩太極和中國書法。
而李鳳鳳更傾向於通過志願活動的形式推動中文國際傳播。比如當地的足球聯賽、學校的語言幫扶中心等,都是她大顯身手的地方。李鳳鳳建議:“在英國有一些武館教武術、禪修。如果以個人為單位,可以鼓勵學者借武館的中國文化氛圍給大家做一些文化沙龍。這樣效果或許會更好。”
北京語言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副院長許明,對中文的國際化傳播頗有心得。他認為:“外譯經典、國際大賽,這都只是形式。中國文化要走出去,必須要由形返魂,借助‘一帶一路’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東風,將國學和雙語這兩個元素有機結合起來,向全球傳播中國智慧。”
逾60萬中國學子負笈海外,他們有熱情,有想法,他們是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新生力量。(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