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華文化之兩岸連結:從宗教信仰到文物
http://www.CRNTT.tw   2015-11-23 14:23:32
 
  兩岸文物合作是一件文化盛事,不僅對於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意義重大,對於民眾的文化藝術修養,藝術欣賞水準等也有很大幫助。最近北京故宮展出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與開放因甄環傳爆紅的壽康宮給民眾參觀,都吸引大批民眾前來參觀,對於文物的展覽,兩岸要做到不是讓參觀的人來看熱鬧,而是要看門道。如果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也是看熱鬧,而對己身的文化不甚了解,那對於復興中華文化的工作將會是事倍功半。

  因此兩岸有必要加強兩岸民眾對於中華文物的認識,台北故宮對於館內收藏正在做數位化的工作 ,亦即把所有文物都以數位方式拍攝,放置在網站上供民眾瀏覽與查詢,此舉不僅造福兩岸民眾也可吸引更多外國人士對中華文物的了解,兩岸所有博物館可朝此一方向努力。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於中國大陸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中國館中展出,當時引起不小轟動,隨後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也到台灣展出,讓兩岸民眾體會到《清明上河圖》也可以如此吸引人的方式呈現。此外所有博物館舉辦展覽時都會寫出一篇展覽總說明,以為陳列室的基本配備,既置於牆面,又印成單張,供人閱讀,然而理論上的驗證,顯示文字與視覺性符號對一般人的吸引力是有限的 ,因此兩岸的博物館似可思考把每次展覽的總說明以更新鮮與活潑的動畫方式呈現,更能達到讓參觀者對於文物的認識更深與印象深刻。

  要復興中華文化兩岸就得往下扎根,也就是從中小學生的戶外教學做起,一般學生參觀博物館時往往覺得博物館“博大精深,很嚴肅,也很無聊” 。所以博物館如何做到兼顧文物知識的傳遞與營造更佳的參觀環境,使青少年能在參觀過程中形成自我成就的回饋價值 ,以此達成啟發青少年對中華文物的興趣,進而達到讓青少年逐漸肩負起中華文化的傳承工作。以台北故宮為例,台北故宮把康熙皇帝奏摺批閱的“朕知道了”製成紙膠帶,往文化創意發展,也是兩岸所有博物館可以合作的方向。

  復興中華文化是一長遠工程,需要兩岸各界的共同努力,不僅需要時間,也需要投入心力。然而要做到真正復興中華文化,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往下扎根,從教育民眾開始,讓民眾對於屬於自己民族的文物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做到人人都是推動中華文化復興的一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