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王道文化是兩岸關係的活水
http://www.CRNTT.tw   2017-01-24 00:28:33
兩岸應㩦手共同弘揚中華文化
  中評社╱題:王道文化是兩岸關係的活水 作者:蘇進強(台灣),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台灣原鄉文化暨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作者指出:王道是柔軟善巧,霸道是剛強粗暴,兩岸關係應更具同理心、以和為貴,“以民為主”是兩岸和平發展的正道,也是王道精神的體現,實現“中國夢”的動力。

  前言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雖只是三國演義的一段開場白,卻也是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趨勢,甚至也將是兩岸和平發展的未來際遇。

  由於國共內戰,兩岸分離分治將近七十年。中國大陸固然強烈希望兩岸儘早統一,但多數台灣人民即便不贊成獨立,也抱持“不統不獨”希望維持現狀的立場;不過,兩岸人民的想法容有差距,政治的隔閡或尚難逾越,但由於兩岸同根同源,五緣相契,如能深化基層社區與中華文化的交流,以尊重、包容、欣賞、分享為內涵的王道精神,做為兩岸人民心靈契合的活水,相信必能增進兩岸和平發展的進程。

  兩岸同文同種,卻由於歷史的恩怨情仇,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成為最不能相容的敵對政體,歷經五、六十年代的台海危機,多少中國人因而顛沛流離,直到八十年代蔣經國主政後才開放探親、觀光,以至於2005年的“連胡會”,達成五項願景共識,兩岸關係才進入和平發展的新階段,2008年馬英九總統政府也在小三通的基礎上,與大陸進行大三通,並簽訂23項經貿協議,嗣後並在2015年11月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進行世紀性的會面,開啟兩岸和平發展的新局。

  透過選舉制度,民主是人民參與政治,也是分享權力與政治資源的渠道,而政黨輪替也已成為台灣民主的常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延續,亦為台灣人民最大的共識;遺憾的是,2016民進黨蔡英文上台後,對攸關兩岸互信的“九二共識”採取模糊的論述策略,導致兩岸關係倒退,台海和平發展出現“冷和”、“冷對抗”的陰霾。

  “反國民黨”與“反中”的辨證

  台灣這些年來所引以為傲,乃是以中華文化為主軸的多元社會與自由民主的活力,讓台灣成為中華文化復興的堡壘與接軌全球化的公民社會。但這些得來不易的“台灣價值”,卻因藍綠惡鬥與政客操弄被扭曲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為所欲為,街頭運動常成為民粹的政治動員,但依恃街頭民粹而當選的政客,也必須面對民粹的需索與反噬,反而對社會發展與政局安定帶來負面的影響。

  而在台灣政治發展的過程中,藍綠陣營除公共政策與治理能力的競爭外,統、獨意識型態不再成為呼群保義的競選口號,但“國共合體”與“台灣主體”卻漸漸成為藍綠對立的文宣主軸。再加上2008以來兩岸和平紅利集中在以國民黨高層政商關係為主的特定族群,階級對立與世代正義的傾斜,馬王鬥爭和立法院對服貿協議審議過程的粗魯,在特定傳媒與新媒體網路世代的渲染下,產生太陽花學運乃至“反中”社運。

  不過、這並不意謂“去中國化”或所謂“文化台獨”就能取代根深蒂固,已內化於社區基層、大街小巷常民生活中的中華文化。進一步言,“反中”其實是對國民黨長期壟斷政經資源的反撲,若簡單化為“反中”其實既不現實也不準確。

  台灣解嚴開放後,社會公民意識漸趨成熟,選民對各項選舉的參與度、投票率平均已超過70%以上,政黨對單一選區的大型選舉,往往窮究一切可能已贏得勝利。擁有黨產的國民黨在地方多席次的選舉,雖占資源上的優勢,但也因而動輒被指責賄選或不公不義,再加上前述的“國共一體,利益共生”的不平衡,“反中”與“反國民黨”相加相乘的政治動員,遂成為綠營吸納選票的催化劑,2014年底的九合一及2016大選的勝利即不令人意外,但此一結果不僅不等同於大陸對台政策的成敗,更不能簡化為“反中”的勝利。

  “以民為主”的社區文化交流是兩岸互信的基礎工程

  眾所皆知,大陸近年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宏觀的戰略規劃與快速的決策及講究効率的執行力,讓計畫經濟的各項政策能夠劍及履及。當人民財富累積到不虞匱乏,社會也開放到一定程度之後,貪腐問題往往是國家治理不可承受之重,人民便開始要求自由民主,希望擁有參與公共政策的權力,而“由上而下”的國家治理,分工轉化為以服務代替管理“由下而上”或上下相輔相成,建立人本的“以民為主”的社會發展或社區營造模式,也已成為大陸近年來地方治理不斷摸索的創新模式。

  事實上,這種由政府提供政策規範與相應資源,社區居民共謀、共理、共治、共享、共謀,參與基層公共政策與建設,共建社區為共同家園,守望相助,人人相互尊重、包容、欣賞、分享,人人皆可成為志工,守護社區安全、環境、生態,乃至共同運營社區產業的“社區總體營造”,正是台灣近30年社會發展與轉型的利基,其發展經驗或可做為大陸建構全面小康社會的借鏡,甚而是兩岸基層社區交流的重要平台。

  透過社區交流平台的溝通,相互理解,交換經驗,建立交情,互通有無,形塑社區對社區的“社會互信”,對兩岸互信而言,正是“萬丈高樓從地起”的基礎工程,也是“兩岸一家親”的具體實踐。不可否認,兩岸有不同的的政治制度,但社會發展的軌跡卻異曲同工,台灣在50年代即積極倡導“小康社會”,並從農村、偏鄉推動基層建設與社區營造,“客廳即工廠”的家庭手工業及鼓勵中小企業,使大多數民眾能脫貧而小康、致富,同時將文化倫理道德、禮義廉恥精神融入“國民生活需知”。這種將中華文化王道精神內化、融會貫通於民眾生活、形塑社區共同體的建構,正是“和諧社會”的體現。而兩岸和平發展已是基層社區民眾的主流民意,並不因政黨支持對象的不同而有歧異,對宗祠姓氏與信仰的尋根之旅也蔚為風氣,故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也不受政客“去中國化”及“文化台獨”的影響。但在可預見的未來,如何以中華文化的交流,深化兩岸關係的“五緣”,或可做為化解因“九二共識”之有無的破冰活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