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8日電/看電影、練書法、學排舞……每天傍晚時分,杭州市上城區饅頭山社區文化家園總是洋溢著濃鬱的文化氣息。鄰里禮堂、鄰里書吧、鄰里學院等十二大功能區域,為轄區上萬名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場所。
春風拂面暖人心。如今,行走在浙江大地,人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正融入這一片片枝繁葉茂的文化陣地之中。在農村,農村文化禮堂已經成為村莊最具特色的精神地標;在城市,一個個社區文化家園正拔地而起,承載著人們的文化夢想。
為滿足城市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居民的文化獲得感和精神滿足感,將城市社區真正打造成居民走得進、坐得住的“大家園”,實現“身有所栖”“心有所寄”並“樂在其中”,浙江省自2015年起試點建設城市社區文化家園,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社區文化家園192個。依托著不斷建設的農村文化禮堂和社區文化家園,城市15分鐘和農村30分鐘文化服務圈初步建成。
聚文化,豐富居民生活
曾經,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的居住環境不斷改善,鄰里關係卻日益疏遠。城市社區居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正變得愈發強烈。
如何破解這一矛盾?在嘉興市南湖區湘城社區,我們看到了一種嘗試。
2015年,湘城社區圍繞“七彩湘城·幸福家園”的社區精神,高標準打造了一個集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明倡導、文化熏陶於一體的社區文化家園。
湘城社區自2011年8月成立,作為嘉興市最大的拆遷安置小區,湘城社區由附近5個村拆遷集聚而成,現有居民2萬多人,其中新居民1.1萬多人。社區居委會主任趙麗說:“面對社情複雜、訴求多樣等實際情況,我們充分利用社區文化家園這個陣地,來提升居民的安全感、歸屬感和幸福感。”
在湘城社區文化家園走上一圈,僅僅是硬件就令人驚艶:1500平方米的社區文化廣場將健身休閑、文化記憶、演藝娛樂等功能融為一體;170平方米的舞台和20米的文化長廊是居民的休閑活動場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殘疾人康復站、志願者服務站、警務站、新居民事務站等,為社區各類人群提供全方位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