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與創意交融,古典與現代兼備,讓新光村被譽為“活著的古村”,平均每天客流量達5000多人,周末甚至有1萬多人,節假日更為火爆。
“保護歷史文化村落,資金必不可少。”邵晨曲介紹,省里給予重點村每村500萬元到700萬元補助和15畝建設用地指標支持,一般村給予30萬元到50萬左右的補助,並要求地方各級政府原則上按照1:2的比例進行資金整合。
“歷史文化村落的利用保護,僅僅靠政府是不夠的。”負責歷史文化村落評估驗收的第三方評估機構負責人丁繼軍教授感慨,雕刻精美、設計精湛的古建築修繕成本較高,例如桐廬縣荻浦村保慶堂修繕,僅保護性維修約120萬元。
桐廬縣深澳村是一座建於南宋後期的江南古村,村里的徽派建築群保存相對完好,但曾經長年無人問津,空房閑置。故事的發展軌跡可能會朝著招商引資,開發商整村承包的方向發展,然而深澳村並沒有這樣做。
既沒有“驅趕”原村民,也沒有讓社會資本一方主導,而是以保護利用歷史文化村落為載體,成立了“古村落管理委員會”,對閑置古建築實行“統一流轉、統一租賃、統一出租”,政府、村集體、居民、社會資本共同參與。如今的深澳村,早已聲名遠播,因為她古樸的歷史,更因為她開放的態度。
雕梁畫棟在修復後,更顯古意綿長,而與古村相依相偎的百姓,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文化自覺,
喚醒“各美其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