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底,浙江已有83個縣(市、區)的4500個建制村,對垃圾進行三化處理。如今,浙江又有更高目標:力爭到2020年,全省50%的建制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達到省級標準,縣以上城市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
垃圾分類十問十答 ——訪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
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關係13億多人生活環境改善,關係垃圾能不能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記者日前採訪了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固體廢物處理與環境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建國,請他談談對垃圾分類的看法。
一問:為什麼要進行垃圾分類?
答:垃圾分類是社會進步和生態文明的標誌,是人人均可參與其中來保護環境和改善環境的方式。垃圾分類在經濟上不一定合算,卻十分必要。我們追求進步,崇尚文明,希望有碧水藍天淨土,每一個人都應該參與到垃圾分類當中來。
二問:我們經常看到垃圾分類了,環衛車輛收運時又混在一起了。為什麼推行分類後得到的還是混合垃圾?
答:垃圾是人類活動產生的,分類是我們的責任。排放在先,環衛車輛收運在後,我們應先盡到自己的責任。分類是舉手之勞,馬上就可以做到,環衛還得配備分類收運車輛、建設分類處理設施,徵地可研環評公參招投標設計建設運行一關一關過,滯後一些也算正常。
三問:垃圾分類了,是不是等於減量回收?
答:垃圾分類肯定有助於減量回收,但本身並不等於減量回收。分類了,垃圾相對純潔乾淨了,回收利用就更為清潔高效經濟了,所以說分類有助於減量回收。但是,一堆垃圾分成兩堆、三堆,總量還是那麼多,並沒有減少,只有在符合環境保護標準和產品質量要求的前提下得到利用,才算真正實現了減量回收。比如,廢塑料分出來,到了規範的塑料再生工廠去,加工成新的產品,當然是減量回收,但是如果到了不規範的土作坊,烏煙瘴氣條件下生產假冒偽劣產品,就只能說是污染擴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