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這也是備受誘惑的“最壞時代”。我們看到一些傳統產業經過互聯網的“加持”,化腐朽為神奇;看到一些電商憑借巧思幾個月間迅速崛起;但也看到不少美好設想或一廂情願或準備不足,如同吹起的肥皂泡,快速成形,瞬間破滅。互聯網帶來無限誘惑,在一片追逐夢想的聲音中,年輕的心最易受到感染和鼓動。但創業畢竟是一件艱難的事兒,即使有快樂,也一定建立在身體忍受艱辛、心靈享受愉悅的基礎上。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用心找准市場需求的痛點,前輩們那些白手起家的故事並不過時——李嘉誠年輕時做推銷員,第一秘訣便是勤奮。別人每天工作8小時,他就工作16小時。台灣“經營之父”王永慶則主張冰淇淋店要開在冬天。因為只有潛心修煉內功,挺得過冬天的淡季,才能在夏天游刃有餘。不管什麼時代,守住初心,腳踏實地,精耕細作,是創業成功的不變真理。
如同喜餅,“互聯網+”可以助力行銷品牌、開疆辟壤,助力近距離與消費者互動,但能否成功,最終還是要由喜餅的幸福味道說話。對青年創業者來說,可以借助互聯網的好風站上青雲端,但切記莫忘初心,產品和服務是否切中人們的需求,才是判定能否成功的鐵律。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