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回歸以來,特區政府積極開展愛國愛澳教育和國家認同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 |
中評社╱題:“多元合作與協同推動:澳門愛國教育的實踐與經驗” 作者:婁勝華(澳門),澳門理工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教授
【摘要】回歸以來,在社會各界的支持與配合下,澳門特區政府在愛國教育實踐活動中堅持制度建設、組織落實、學科建設、課程改革與教材建設以及促進社會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也積纍了獨特的經驗。澳門的愛國教育實踐表明,愛國教育必須在覆蓋全社會的基礎上堅持以青少年群體為重點,在以特區政府為主導的基礎上調動多元主體積極參與,在以正面教育為主的前提下拓展多樣化的教育形式。未來的澳門愛國教育應強化頂層設計,制訂統一規劃。增強多方力量協同,加強與內地的聯繫。重視利用互聯網優勢擴大愛國教育的覆蓋面與滲透率,提升愛國教育的效果與影響。
澳門回歸以來,在社會各界的支持與配合下,特區政府積極開展愛國愛澳教育和國家認同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受到普遍肯定,也積纍了獨特的經驗。未來應該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
一、“五個堅持”:澳門愛國教育的成功實踐
回歸後,在社會各界的支持與配合下,特區政府在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及歷史教育方面,主要做了下列一些工作,概括起來就是“五個堅持”。
(一)堅持推進制度建設。回歸後特區政府的第一份施政報告,就將愛國主義作為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提出“愛國主義……應在整個教育領域內得到足夠的重視和切實的推行”①。為此,2006年特區政府制定《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加以確定。該法確定的非高等教育總目標明確提出,“相關實體致力培養及促進受教育者愛國愛澳……的品格”,“尤其應:(一)培養其對國家和澳門的責任感……;(二)使其能以中華文化為主流,認識、尊重澳門文化的特色”②。2004年,澳門教育暨青年局推出《愛國愛澳教育實施綱要》,該綱要是澳門有史以來“愛國愛澳”教育的開創性文件。2008年,公佈實施《非高等教育範疇德育政策》。該政策將培養青少年“對家庭、學校的歸屬感,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以及愛國愛澳的情懷”列為第一個政策目標③。此外,特區政府2011年頒佈的《澳門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2011-2020年)》和2012年頒佈的《澳門青年政策(2012-2020)》,均將“愛國愛澳”教育列為重要內容與目標,從而將“愛國愛澳”教育納入特區政府的中長期政策。按照教育發展的總目標,教育部門推出的不同教育階段“課程框架”和“基本學力要求”,均將歷史教育列入學生必修、必考的內容,從而在制度上保證了歷史教育在愛國愛澳教育中應有的地位。
(二)堅持推動組織落實。為推動澳門品德與公民教育的發展,提升學生品德與公民教育水準,教育暨青年局於2005年成立德育中心,推行道德與公民教育、“愛國愛澳”教育工作,並積極推動所有澳門中小學校設立“德育工作小組”。2017年,澳門大學成立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致力加強中國歷史文化研究,弘揚中華文化,提高澳門居民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認識。2017年,行政長官批示在澳門基金會設立歷史文化工作委員會,目的是在澳門更深入、更全面、更有效地開展中國歷史文化和澳門歷史文化的研究傳播工作,加強市民、特別是青少年的歷史文化教育,增強歷史文化自信和國家民族認同。2021年6月,由澳門中華教育會、澳門公職教育協會、澳門高等教育發展促進會等共同成立“澳門愛國教育研究推廣工作委員會”,推動澳門的愛國教育工作。上述組織的成立,為在澳門推動中國歷史教育及弘揚中華文化奠定了組織基礎。
(三)堅持推動學科建設。在教青局制訂的《課程框架》中,除了在小學、初中、高中單獨設立“品德與公民”科目外,還明確“社會”學科須分設“歷史”“地理”兩科目進行教學④,以進一步落實愛國教育。此外,課程結構還允許各校開設校本課程,如教業中學將“國學經典”“書法”“武術”等列為從小學到高中階段的必修科目,把中華傳統文化作為愛國教育的重要內容。
學科建設不能沒有教師的參與。為儲備具有國情及區情認知基礎的教學人員,特區政府自2011/2012學年起實施“國情教育教師培訓計畫”,該培訓課程包括澳門社會文化專題與澳門歷史專題等內容。2003年,特區政府設立“骨幹教師培訓”計畫作為澳門基礎教育教師培訓的重要項目之一,其中,中國語文、公民、歷史等作為愛國愛澳教育的主要學科,為推動愛國愛澳教育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四)堅持推動課程改革與教材建設。教材建設是增強愛國教育與歷史教育的基礎工程。回歸後,特區政府積極推動課程改革,按照2014年頒佈的《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無論在小學還是初中和高中,與“品德與公民”和“歷史”有關的科目都是必修的。而教青局德育中心在2006年至2019年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分兩個階段編寫和出版了涵蓋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個教育階段的《品德與公民》教材。教材非常關注學生身份認同的構建,在對“中國人”、“澳門人”和“世界公民”等身份認同議題的理解和處理上,均有明顯的進步⑤,其著力培養澳門學生的愛國意識與中國公民身份。
在中學歷史教材方面,教育暨青年局與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編寫初中和高中《歷史》教材,以幫助學校更有效地落實歷史教育。該教材的內容上強化了澳門史和中國近、現代史,在澳門史與中國歷史的關係上改變澳門過去為澳門史編寫獨立教材的做法⑥,將澳門史融入中國史,有利於學生更清晰、更完整地形成和確定自己的身份認同和國家認同。從加強學生對澳門地理環境認識以及瞭解澳門與祖國密不可分的地理聯繫出發,教青局委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結合澳門學校及教師的特點和需要,編輯出版《澳門地理》初中補充教材,支持學校地理學科的發展及提供合適的教學資源。最後,教青局在編輯出版《普通話教材》(高、中、低)的基礎上,2019年與國家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合作編寫澳門《普通話》教材。
(五)堅持促進社會教育。特區政府成立後,在其第一份施政報告中就提出“為貫徹‘一國兩制’的方針,政府當致力弘揚中華文化,培養市民愛國愛澳的情懷”⑦。為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澳門基金會近年一直支持在澳門開展“中國文化常識達標工程”。自2001年起,“中國文化常識達標工程”澳門特區工作委員會每年在澳門舉辦“中國文化常識達標工程”系列活動,藉以將推廣中華文化傳統的教育活動普及至廣大市民。
在社會教育中,充分利用澳門社會家庭觀念強的優勢,通過家庭成員彼此之間的影響培育澳門居民國家觀念以及傳統的孝悌相親、尊老愛幼的家庭文化。在中國傳統家庭觀念傳承方面,澳門居民在春節、端午、中秋等民族傳統節日時都會舉行家庭團聚,重視家庭教育傳統,從而利用傳統節日寄託民族感情,體驗民族文化認同,作為培養公民國家意識與傳統文化的途徑。
此外,還有為數眾多的由政府部門與不同社團舉辦的與推廣傳播中華文化相關的講座、表演、研討、網頁,以及粵劇粵曲演唱、弘揚媽祖文化、宣傳道教文化等活動。
二、“五個必須”:澳門愛國教育的經驗
澳門的愛國教育實踐表明,愛國教育必須在覆蓋全社會的基礎上堅持以青少年群體為重點,在以特區政府為主導的基礎上調動多元主體積極參與,在以正面教育為主的前提下拓展多樣化的教育形式。具體可以將澳門愛國教育實踐的經驗概括為“五個必須”。
(一)愛國教育必須以青少年為重點群體。青少年是國家發展和澳門特區建設的希望與未來,青少年的教育與培養,事關“一國兩制”偉大事業薪火相傳、後繼有人的根本。因此,澳門的愛國教育與歷史教育始終堅持以青少年為重心,以學校教育為主體。例如,澳門基金會與澳門歷史教育學會舉辦的“中學生歷史知識競賽”,有近三百隊數以千計的學生參加,並且在澳門電視台轉播,增加社會對歷史的關注度。再如,澳門特區推出的“千人計畫”。特區政府在《2016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在社會各團體原有的青年培養工作基礎上,特區政府推出‘千人計畫’,每年遴選一千人赴內地交流學習”⑧。“千人計畫”的目的是發掘和培養澳門的愛國愛澳優秀青年。“千人計畫”項目以澳門的中學生、大專學生以及青年人為對象,在2016─2019年期間共組織146個交流團,走遍全國18個省市,共邀請65所學校及社團參與,吸引4,300多名青年赴內地深度交流學習。作為“千人計畫”的延伸,“千人匯”於2017年成立,旨在依託“千人計畫”的學員基礎,構建愛國愛澳青年人才的交流平台與培養機制,促進澳門青年綜合發展,提升澳門青年愛國情懷。2017─2019年共舉辦118項活動,近5,000人次參與。“千人匯”多次舉辦國防教育團及與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合作舉辦國情研習班,精心挑選近400人次青年參與。引領青年學習黨史、國史,體驗祖國軍事力量,增強青年的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