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F-21戰鬥機研發一波多折。雖然在研發獨立性上做了妥協,但在項目主導權、自研還是外購戰鬥機等問題上,韓國沒有退讓。也正是這種務實做法,對KF-X項目的持續推進、KF-21戰鬥機的首飛起到關鍵作用。
2021年4月9日,KF-X首架原型機順利下線,命名為“KF-21”。該機於去年7月首飛,預計2026年完成一系列試飛後定型生產,在2032年前製造至少120架,以滿足韓印兩軍需要。
缺少關鍵核心技術,戰鬥機無奈降級為四代半
當KF-21原型機下線後,現實與夢想的差距也隨即呈現在世人面前。外界對KF-21戰鬥機的質疑不限於戰機自身性能,其研發的合理性也一度被打上了問號。該機沒有內部彈艙,以機腹半埋方式搭載中距空空導彈,機翼和機身側面也用來掛載其他外掛武器和光電吊艙。顯然,這種布局具有較大雷達反射面積,與五代機要求相差甚遠,只能勉強算是一架四代半戰鬥機。
事實上,在KF-X項目啟動不久,韓國就意識到光靠本國航空工業無法研製出五代機。韓國不具備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研發能力,因此從美國採購發動機成為項目順利推進的關鍵。最終,韓國決定採用美國通用電氣F414-GE-400K型渦扇發動機,為此還向美國採購了240台發動機和相應備件以供量產使用。
韓國航空工業曾表示掌握了實施項目所需的412項關鍵核心技術中的90%,剩下40餘項關鍵核心技術還沒有着落。但這未掌握或還不成熟的10%卻直接導致KF-X項目從五代機降級為四代半。為此,韓國不得不另尋歐洲、以色列等國家的技術援助。有源相控陣雷達方面,通過引進以色列埃爾比特系統公司關鍵核心技術,由韓國一家防務公司製造出一款適用的雷達系統。光電瞄准吊艙、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紅外/雷達干擾系統也在歐洲企業技術支持下研製成功。
不過,最關鍵的隱身問題卻始終未能解決。雖然韓國加強了與瑞典薩博公司在隱身技術上的合作,但吸波材料研發、內部彈艙設計等方面並不成熟。韓國航空工業在無法“神似”的情況下只能無奈地先做到“形似”,通過採用S形進氣道、復合材料機體、菱形截面設計等,設計了一個具有隱身戰鬥機外形但需要武器外掛的非隱身戰鬥機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