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7月17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台灣今年紀念解嚴30週年,藍綠政治人物都有相關活動與發言,蔡英文在臉書發表“向台灣人民致敬:寫在解嚴30週年”回顧30年前的今天,“台灣終於掙脫長達38年的國民黨戒嚴統治,向自由和民主踏出了重要的一步。”不過對台灣部份族群的感受,新的綠色戒嚴令繼之而起,高調紀念解嚴似為反諷。
台灣省政府主席兼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1949年5月19日頒布的《台灣省戒嚴令》是蔣介石政府當時為穩定在台政權之舉,至蔣經國宣布1987年7月15日解嚴共持續38年。今年紀念解嚴30週年,台灣部份民間社團分別從教育、集會、結社等來回顧解嚴前後的變化。然而我們從最近朝野若干衝突可以發現,在蔡政府調整教科書內容、去蔣、去中國化、限制退將登陸、限制大陸人士來台等作為, 可以看到台灣戒嚴時期高強度管制的影子。
在教育的部分,國民政府來台後為了鞏固領導中心、“去皇民化”所制訂教科書內容,正好拿來做為現今的對照版。蔡上任後推翻馬政府對扁政府時期的課綱微調,即將在2019實施的社會科新課綱,更進行解嚴後最強勢扭轉。包括將中國史放進東亞史脈絡且減少分量。對台灣地位與主權方面,官方過去強調根據“開羅宣言”與“中日和約”台灣歸還給中華民國等內容,將來不會出現在教科書。因綠營歷史學者說,“開羅宣言確有提到台灣歸還中華民國,但美、英、中三國領袖沒有簽署,美國國會也沒有批准,不具國際條約效力。”“開羅宣言”甚於消失於台灣外交部網站。
蔡政府翻修課綱全面“去中國化”和60多年前蔣政府透過教育“去皇民化”等手法似曾相似。最近這股“去中國化”來得既快且猛,蔡政府“去開羅宣言”即鐵桿台獨的“台灣地位未定論”,欲從法理一舉推翻台灣與大陸的連結。日前在蔡英文歡迎巴拉圭總統軍禮上,巴國總統三度提到蔣介石都被傳釋消音,接下來,難道在大舉拆蔣介石銅像後,教科書也要“去蔣”?這種強勢手法跟戒嚴時期處理類似議題沒什麼兩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