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大選後的中美關係與兩岸關係走向芻議
http://www.CRNTT.tw   2021-02-16 12:40:00
拜登上台後中美關係、兩岸關係形勢都將更加嚴峻。
  中評社╱題:美國大選後的中美關係與兩岸關係走向芻議 作者:唐永紅(廈門),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拜登上台後中美關係、兩岸關係形勢都將更加嚴峻。這是由中美關係的結構性矛盾、美國的霸道文化與行為邏輯、打“台灣牌”成為美國實現國家戰略的性價比最高的手段,以及兩岸關係的結構性矛盾、台灣社會生態的質變、民進黨當局藉機謀取台灣獨立的企圖所決定的。在美國對華戰略根本性改變、台灣社會生態質變的背景下,美台相互勾結、相互利用比中美建交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有需求,也更加強勁。實踐中,美國正在嘗試“雙重承認”的兩岸政策,台灣民進黨當局不僅“依美謀獨”,而且“聯美遏陸”。就中美關係走向而言,總體上看,近期中美關係因全球化形成的利益關係將維持鬥而不破的局面;中期中美關係因不可調和的結構性矛盾可能破局;遠期中美關係將會在“修昔底德陷阱”問題解決之後重建。就兩岸關係而言,由於台灣社會生態結構已然質變,進入“政治正確”收獲期的民進黨等綠營政治勢力不僅有可能長期執政,而且必將趁機進一步在島內外大搞台獨分裂活動。而台灣社會生態結構質變造成兩岸之間主要矛盾性質質變,從先前爭奪國家代表權的矛盾為主,演變為分裂國家主權與維護國家主權(追求統一與追求獨立、分裂與反分裂)的矛盾為主,這必將迫使大陸強化“反獨促統”。已經呈現的兩岸關係對抗發展必將進一步升級。

  美國總統選舉大勢底定。隨著代表民主黨與建制派的拜登的勝出,美國對華政策進而對台政策會有不同於代表共和黨且反建制的特朗普的做法,因而中美關係、兩岸關係可能呈現不同的局面。但筆者認為,拜登上台後,中美關係、兩岸關係形勢都將更加嚴峻,中國大陸的發展環境將進一步惡化;這是由中美關係的結構性矛盾、美國的霸道文化與行為邏輯、打“台灣牌”成為美國實現其國家戰略的性價比最高的手段,以及兩岸關係的結構性矛盾、台灣社會生態的質變、民進黨當局藉機謀取所謂台灣“國家正常化”(台灣獨立)的企圖所決定的。

  一、中美結構性矛盾性質與中美關係的走向

  衆所周知,近40年來,中國大陸不斷崛起,并有超越美國之勢,客觀上相應導致國際政治經濟格局與游戲規則逐漸改變。2010年以來,美國認定這種態勢與改變總體上有損於美國的霸權戰略與國家利益,并認為其前期的旨在和平演變的接觸交流政策總體上失敗了。戰略與利益之爭,加上中美之間在文化理念、價值標準、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等發展道路層面的固有分歧,以美國2017年底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2018年初的《國防戰略報告》為標志,“新冷戰思維”成為美國共識。美國明確把中國大陸作為其第一位的主要戰略競爭對手。這是美國對華戰略轉折的標志。2020年5月發布《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戰略方針》,這是美國對華戰略穩定的標志。2020年7月2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尼克松圖書館發表了“新鐵幕演說”,或“新冷戰檄文”,呼籲“自由世界”形成“民主聯盟”以遏制中國,并離間中國人民與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的關係。這清楚表明了當下美國眼中的中美關係性質,表明了美國對華戰略與政策的根本性改變,已經從先前的旨在和平演變中國大陸的接觸交流政策根本性地改變為了旨在遏制圍堵中國大陸的戰略競爭政策。這種改變加上近3年來美國對華所展開的一系列相應的行動也清楚表明了中美已經陷入了“修昔底德陷阱”。

  而美國的霸道文化與“你強大就對我不利”的行為邏輯,決定中美關係的結構性矛盾不可調和。正如大家所見,遏制圍堵中國大陸發展已成美國共識,美國對華已經開始了“新冷戰”。中美關係不可調和的結構性矛盾決定中美戰略競爭不得出結果就不會停止。在此背景下,今後的中美關係將主要圍繞“修昔底德陷阱”的解決而展開,期間可以緩衝矛盾的就是全球化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美經濟利益關係,但經濟利益關係不足以解決矛盾,不足以阻止中美衝突與對抗。唯一可以謹慎樂觀的是,中美相互可以毀滅對方的實力可以讓奉行現實主義的美國放棄直接訴諸軍事戰爭的解決之道(但可能尋求代理人戰爭來達成目的),這基本上保證了中美不得不尋求解決矛盾的和平但痛苦的方式。循著上述邏輯,總體上看,近期,中美關係因全球化形成的利益關係將維持鬥而不破的局面;中期,中美關係因不可調和的結構性矛盾可能破局;遠期,“修昔底德陷阱”問題解決之後中美關係將會重建。

  近期上看,鑒於現實中的巨大的中美關係利益暫時難以割捨,在當前的諸多國際事務中又多離不開中國大陸的合作,奉行現實主義的美國因此不會讓中美關係破局,但會展開全面的對華冷戰、競爭與遏制。美國對華政策因此從先前的接觸與演變相應調整為接觸與遏制,采行既接觸但更遏制的政策取向,并企圖通過強化遏制從接觸中尋求更多利益。為此,美國不僅正在利用各種機會與條件,以打“組合拳”的方式,而且將中美利益衝突拉高到國際社會意識形態的對抗,企圖以“國際聯盟圍毆”方式,包括采取“離岸平衡”策略,正在訴諸或將要訴諸貿易牌、投資牌、金融牌、科技牌、人權牌、民主牌、台灣牌、國際牌等種種籌碼,或已經或正在或將要開啓貿易戰、投資戰、金融戰、科技戰、新疆戰、香港戰、台海戰、南海戰、東海戰、印度戰等,從內部分化到外部聯盟,不斷強化對中國大陸的遏制。

  在美國的文化與邏輯下,中國的強大就是對美國的威脅與不利。因此,中期上看,中美關係將因中美之間不可調和的結構性矛盾不僅不容樂觀,而且很可能破局,除非中國完全接受美國的無理要求。但中國應不太可能接受美國的無理要求,因為那意味著放棄“中國夢”,包括“復興夢”與“統一夢”。在中美戰略競爭的過程中,“台灣牌”會被美國一直打下去,除非兩岸統一。美國認為“台灣牌”是性價比最高的一張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從美國新近的種種涉台立法和涉台行動來看,美國正在嘗試“雙重承認”的兩岸政策。事實上,新近的種種涉台立法正在為美國各個體系開展與台灣的正常化關係提供法源依據,也是“雙重承認”在立法層面的先行嘗試。而新近的美軍首次穿著軍服在台灣開展的聯合軍事訓練、美國軍機藉故起落架故障向台灣請求迫降台灣、美國衛生部長及副國務卿先後訪台、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既是在試探大陸底綫,也是美台關係正常化在實踐層面的嘗試。

  遠期上看,“修昔底德陷阱”問題解決之後,中美關係將重建。中美戰略競爭的結果,如果中國勝出,而且兩岸統一,美國才會放棄台灣這顆棋子,中美關係將實現真正的正常化,中國得以實現復興目標。但如果中美關係破局後再去解決台灣問題,美國出兵協防台灣將是大概率事件,中國大陸基本上不可避免地會付出巨大代價。中美戰略競爭的結果,如果美國勝出,中國大陸不僅“復興夢”而且“統一夢”都將難以實現,而台獨勢力不僅在中美關係破局時可以實現台美關係正常化,而且在美國的支持下有可能實現所謂的台灣“國家正常化”(台獨)。

  就美國對華戰略與政策對中國大陸的打擊危害程度而言,兩害相權取其輕,筆者寧願特朗普連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其實是一個不懂經濟學、更不懂國際關係學的典型商人,他在打七傷拳,傷人也傷己;在打亂拳醉拳,既傷對手也傷盟友;因實力相對衰落,在多邊體系中難以主導并為省錢而不斷“退群”,放棄大國責任,改采雙邊單挑方式,試圖基於相對實力優勢迫使他人就範,建構有利於自己的新的游戲規則。特朗普如此行為,一方面造成美國軟硬實力加速折損,另一方面也很難形成聯盟遏制打壓中國大陸。事實上,面對全球化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歐盟、日本等傳統盟友也不得不謹慎行事,即便美國在近期也不敢貿然與中國大陸破局脫鈎。而以拜登為首的民主黨建制派雖然表面上行為可預期,會相對遵循多邊規則,但更會理性思考并采取不傷及自身或儘可能少傷及自身的方式,并修復與傳統盟友關係,進而更易形成新聯盟,從而更為有效地遏制打壓中國大陸。

  二、兩岸結構性矛盾性質與兩岸關係的走向

  在美國對華戰略根本性改變的同時,民意調查及台灣歷次“大選”的結果都顯示,台灣社會生態結構已然發生了幾個重大質變:一是政黨發展方面,在“國退民進”的量變中實現了從“國強民弱”到“國弱民強”的質變;二是意識形態方面,在“統消獨長”的量變中實現了從“統大獨小”到“統小獨大”的質變;三是國家認同方面,在國家認同疏離的量變中實現了從“兩岸一國”到“一中一台”的質變;四是統獨意願方面,實現了從“追求統一”到“追求獨立”的質變。

  台灣社會生態結構從量變到質變的轉變,基本上直觀地體現在圖1所呈現的歷屆大選中國民兩黨或藍綠兩大陣營所推出的台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的得票率及圖2所呈現的所謂立法委員選舉中國民兩黨或藍綠兩大陣營立法委員的席次的此消彼長的變化中。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