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對台讓利,大陸要克服過分整體主義思維
http://www.CRNTT.tw   2016-03-29 11:17:16
  劉國民 (北京 編輯)

  近年來,大陸民眾對“對台讓利”的意見越來越大,包括少數活躍在網上的台海評論員也覺得對台讓利那麼多,換來的卻是越來越仇陸,很氣憤很不值得。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非得涉及一些政治學理論中關於左右的知識。
 
  任何一個社會中,經商的終究只是一部分人,擅長賺錢的人總是少數

  在任何一個社會,很難做到全民皆商,經商的永遠只是一部分人;在任何一個社會,擅長賺錢的永遠也只是少數人。這也就是說,在任何一個社會中,左右問題、權貴富豪和平民之間的矛盾都是很難完全消除的,但在不同的社會,其問題的嚴重程度是有區別的,無法完全解決這個問題不等於不可以緩解這個問題。以大陸對台讓利來說,無論是大量購買台灣商品,還是大量陸客到台灣去旅遊消費,還是台商到大陸經商,這裡面直接的受益者往往是商人,既包括大商人也包括小商小販。那麼問題來了,在台灣不做生意的人怎麼辦?上海交通大學一位學者舉例說,一個不做生意的台灣市民,並沒有從大陸對台讓利中獲得利益,但他卻發現旁邊的公園裡多了很多大陸遊客,以前不擁擠的地方變得擁擠,他從前的游園體驗和散步都比從前下降了。這樣一看,在種種讓利讓一部分利益相關者獲益的同時,另一些不做生意的台灣人卻遭受了損失。

  要主動積極促進台灣社會階層流動,不做固化台灣階級的推手

  再加上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本身就會出現從事貿易的部門財富快速集聚,非貿易部門經濟地位的相對下降。在台灣,這相當於固化了台灣的社會階層,讓富者更富、窮者更窮。

  雖然台灣社會的貧富分化問題和階級矛盾主要是台灣當局沒能做好二次分配,沒有有力的政策所致。但大陸確實應該對台灣社會階層流動主動扛起一部分公益職責,主動促進台灣社會階層流動,主動讓台灣的弱勢群體和草根階層多受益、多有感。這種積極有為的思路比消極地固化台灣社會階層,進而在台灣階級矛盾激化時反覆澄清說問題在台灣當局,要主動得多,也有用得多。其實是對台灣越有公益心和不推卸的心,越能趁早防止矛頭指向自己,任何時候積極主動的防禦和改變都比事後的消極面對有用。

  大陸讓利只能讓給一部分人,發起火來卻遷怒全體台灣人,是因為大陸民眾的過分整體主義思維作怪

  筆者在以往的文章中也提到大陸民眾在思考台灣時,存在一種過分整體主義的思維,動不動就把台灣全部人和全島想象成一個整體,一部分激進台獨分子煽動反大陸,這些大陸民眾條件反射式地對全體台灣人更加反感,進而氣憤地認為大陸不該再對台讓利了,覺得讓了這麼多換來冷酷對待。其實,一旦打破大陸民眾對台的這種過分整體主義思維,就可知道,本來讓利就無法覆蓋全體台灣人,主要是經商的台灣人受益,而煽動仇恨大陸也只是台灣一部分人而不是全體台灣人。這樣想清楚後,一開始就不會對讓利一事懷抱過多的整體主義美好想象,不會再覺得全體台灣人都欠大陸人情,後來也不會對台獨分子反大陸一事懷抱過多的整體主義惡劣印象,不會再覺得所有台灣人都不友好。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