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無法逃脫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但其築造的祈仙台連同他掛過盔甲的掛甲柏,一起長留橋山,成為後人登臨抒意之地。明初道人張三豐曾披雲履水,在翠柏含煙中感慨“寂寞瓊台遺漢武,一輪皓月古今明”。漢武帝以後,歷朝祭祀軒轅黃帝之禮日隆:唐太宗多在長安南郊祭祀黃帝;宋元時期更加重視在黃帝陵廟的祭祀活動;明朝皇帝派遣專官祭奠黃帝達到14次;清王朝建立後,承嗣黃帝子孫,力倡滿漢一家,祭祀黃帝儀式隆重,規模大,次數多,見於記載的就有30次。
近代以來,在中華民族危難之際,黃帝陵祭祀凝聚起中華兒女保家衛國的共同信念。1937年4月5日清明節,國共兩黨同祭先祖,號召全民族共禦外侮,一致抗日。在軒轅廟誠心亭內,毛澤東當年寫就的《祭黃帝陵文》至今讀來仍蕩氣回腸:“各黨各界,團結堅固。不論軍民,不分貧富。民族陣線,救國良方。四萬萬眾,堅決抵抗……”
“從兩漢、魏晉南北朝到唐宋元明清及至近現代,千百年來,黃帝文化是團結各族中華兒女的一面旗幟,也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集中表現。”張茂澤說,“特別是到民族危亡、亡國滅種之際,黃帝始終是凝聚炎黃子孫團結禦敵的重要紐帶,更能激發國人‘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報國之志和愛國情操。”
除了祭祀,歷朝歷代重視黃帝,還體現在不斷地修陵、護陵工作上,重要見證便是橋山3000餘畝的古柏群。橋山8.6萬餘株百歲以上的古柏中,千年以上的就有3萬多株。作家賈平凹在《黃帝柏》一文中形容橋山古柏:“層層叠叠卷上去,像一個立體的湖泊。逢著天晴的時候,湖泊紋絲不動,綠海里隱隱透藍;逢著刮風下雨了,滿山就溫柔地拂動,綠深起來,碧碧的,青青的……”
“橋山古柏的神奇之處,在於它不是天然的古柏群,而是千百年來由謁陵人、護陵人和當地百姓逐年栽植的。”黃帝陵管理局宣教科科長楊曉強介紹說,“黃陵縣地處關中與西部邊塞的必經之地,古時戰亂不斷,黃帝陵古柏卻保存至今,這離不開歷朝歷代官方和民間的重點保護。”
據《黃陵縣志》記載:“漢唐兩代,橋山已開始大規模人工植柏。僅唐天寶年間栽鬆柏1400餘株。”而橋山最早的專職護林員,則誕生於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
據軒轅廟中現存的碑刻記載,北宋嘉祐六年正月二十,祭掃黃帝陵回京的大臣上報,橋山栽植鬆柏很多,但成活者少,歷年損失大。宋仁宗立即命坊州(今黃陵縣)職官派專人維護,整舊栽新,當年在橋山種植柏樹1415棵。為了加大保護力度,北宋政府還免除了寇守文、王文政、楊邁等三戶人家的一切差役糧稅,特令他們專職守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