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小燕子》唱起地,不只是“鋼的城”
http://www.CRNTT.tw   2023-03-31 09:59:47
 

  楚莊王的底氣何來?楚國由一個南方蠻夷小國發展成為長江流域第一大諸侯國的密碼何在?答案似乎就藏在銅綠山的“迷宮”裡。

  銅是那個時代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楚國占有了銅綠山及長江中游江西、安徽一帶豐富的銅礦資源,掌握了高超的青銅冶煉技術,鑄造了大量的青銅兵器,奠定了雄厚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基礎。

  吳宏堂介紹,銅綠山迄今仍是我國發現采冶延續時間最長、開採規模最大、采冶鏈最完整、采冶技術水平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古銅礦遺址。現場發現40多萬噸的古代煉渣,推算出銅產量應有12萬噸。經檢測,產出的粗銅的純度高達94%,煉渣的含銅量僅為0.7%,跟今天的冶煉水平不相上下。

  銅綠山遺址1973年一經發現,石破天驚。商周時期,我國青銅文化繁盛,青銅器數量龐大、造型精美、鑄造工藝先進,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但由於未發現原料來源和鑄造地,一些專家提出“青銅文化外來說”的觀點。直到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的發掘,才為我國青銅器的原料來源找到了實證。

  近年來不少學者研究認為,湖北隨州、武漢盤龍城、四川三星堆乃至河南安陽殷墟等地出土的許多青銅器,所用材料或與銅綠山有著密切聯繫。

  進入鐵器時代,黃石地區礦冶爐火不斷。黃石市檔案館方志編研科科長陳軍說,三國時期到魏晉南北朝,大冶鐵山的開採未停,山邊冶煉的爐火未熄。隋唐時期“大興爐冶”,將冶煉地改名為“大冶”。李白《武昌宰韓君去思頌碑》就記載了這裡“其初銅鐵曾青,不擇地而出,大冶鼓鑄,如天降神”的盛況。

  因礦而生、因礦而興,黃石“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的景象延綿數千年,“礦冶”始終是這片土地上不變的符號,也是這裡最突出的歷史文化基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