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結合這3只基金的業績爆發年度來看,還能發現一些別的規律,於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又作了一個統計。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景順長城內需增長和景順長城內需增長貳號這2只基金,在2013年左右都迎來了一波業績爆發,年度淨值增幅為70%左右。在其後的幾年間,這2只基金的整體表現並不算好,年度回報在-20%和20%之間來回波動,一直到劉彥春接手以後才重新起飛,收益扶搖直上。另一只基金景順鼎益的情況與此類似,2015年劉彥春開始擔綱這只基金的基金經理,當年回報就達到了38%,而在2017、2019和2020年,其回報均超過了50%。一個字,穩。
對於另外一些基金,或許明星基金經理的作用更大。例如華夏大盤精選,王亞偉以一人之力貢獻了近12倍的任職總回報和49.77%的任職年化回報,在同類型基金中一騎絕塵。在他離開後,華夏大盤精選又經歷了7位基金經理,這些接棒“一哥”的基金經理頂著巨大的壓力,也創造了比較穩健的收益,共同成就了目前國內公募歷史上唯一的一只“四十倍基”。
總的說來,一只“十倍基”背後往往是多個基金經理和其投研團隊持續不斷的努力。當然這個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挑戰,市場行情好的時候明星基金經理出走創業,行情下跌時巨大的壓力或者公司人事的變動也會影響基金經理的發揮,毀掉“一代名基”。要成就一只“十倍基”,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也不能少。
怎樣才能買到“十倍基”?
最後來簡單講一講投資者最關注的話題,怎麼才能買到“十倍基”。
通過前面部分的統計,大家可以發現,即便是最年輕的“十倍基”,也誕生於2008年,到2021年已經邁入第13個年頭了。想要投中“十倍基”,首先要問問自己是否可以將一只基金持有10年以上?相信能夠做到的只有極少數人。這個沒有對與錯,主客觀因素都有,大家並非生活在真空中,也不一定人人都具備這麼長線的資金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