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清潭:兩岸是終須一戰?還是終須一談?
http://www.CRNTT.tw   2020-11-20 00:21:25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專任教授李清潭。(中評社 高易伸攝)
  中評社高雄11月20日電(記者 高易伸)台灣無法加入RCEP究竟有多大影響,中山大學特聘教授李清潭接受中評社訪問認為,一般都用邊緣化來形容台灣所處的困境,他認為用“非正式化"(informalization)形容會更貼切。台灣再一次被摒除在國際社會之外,失去了“正式化”角色,這才是最嚴峻問題。兩岸究竟是“終須一戰”?還是“終須一談”?值得深思。

  李清潭表示,台灣2001年加入WTO時,過程並沒那麼坎坷,且兩岸都同時入會,之後為何演變迄今會這麼尷尬困難?若用當年的WTO來襯托今天無法加入RCEP或CPTPP的窘境,無非就是凸顯台灣在地緣政治上的迂迴空間或溝通管道是失靈的。

  李清潭,台灣台中人。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法學碩士、英國華威大學法學博士,曾任中山大學學務長、管理學院院長,現為中山大學企管系專任教授、中山大學特聘教授。並擔任社團法人台灣全球化商務管理學會理事長、中華財金高階管理人協會常務理事等職務。

  RCEP對台灣衝擊如何?李清潭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國際貿易就是“TAKE & GIVE”。有些能給、有些不能給,台灣縱使沒能加入RCEP,不會全贏、但也不會全輸,他認為真正損失的是台灣無法在國際政治上扮演較多角色。

  不過,李清潭說,他不認為台灣在經濟和貿易上會更被“邊緣化”,因為台灣始終都在全球高科技、創新組合與新興科技的供應鏈內。自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很多企業早就西進或南進部署了。除非全球斷鏈,例如2020年爆發的新冠疫情事件,如果台灣在供應鏈的生產和製造過程,還是處於供應鏈之中且保有代工角色,就不會有邊緣化的問題。他客觀認為,台灣在經貿上的受損沒有外界論說的那麼鉅大。

  台灣高科技產業可能不受RCEP影響,傳統產業如鋼鐵、紡織、工具機或石化產業、農業呢?

  李清潭分析,後面的這些基礎和民生工業,本來就受到保護,自然不太可能開放讓其他國家輕易進入,況且台灣這些 傳產,能出去的早就出去了,留下來的,市場也淺薄,衝擊自屬有限。

  李清潭指出,印度沒有加入RCEP也是這類原因,因為印度的產業結構多在基礎跟民生工業,而這是每個國家都有能力競爭的,印度不會想把這些基礎工業開放讓給國外競爭者,印度若想加入,還需思考有哪些廉價商品能夠對抗紐澳農牧農業或中國大陸的廉價製造業。

  再者,李清潭認為,今天的結果其實就顯示台灣在當前地緣政治的困境,或許台灣高科技仍有競爭力,但在政治上能夠扮演的“正式角色”會更弱化。台灣爭取了這麼多年,但不論是RCEP或CPTPP,都仍在門外。

  李清潭分析,台灣被排除在RCEP之外,“不是統獨、或藍綠的問題”,而是全體必須面對的情勢問題;正是執政者有沒有能力尋求替代性“對外政策”的問題?假使今天不要“九二共識”、不要“一國兩制”或“台灣獨立”,那麼領導團隊的對外政策究竟是什麼?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