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庚養生文化村主任戴興業。(中評社 黃文傑攝) |
中評社桃園11月12日電(記者 黃文傑)長庚養生文化村主任戴興業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這波中美貿易戰確實讓很多台商回來台灣,間接帶動對老人安養照顧的需求,不過整體來看,很多台商還是留在大陸,他說,台美關係提升,想讓美國人來台灣住養生村機會不大,但是在美國的華人有落葉歸根需求,況且美國養老開銷是台灣的五倍。
慶寶勤勞社會褔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熱心公益,11日捐贈市府3輛高頂復康巴士及2輛行動式老人文康休閒巡迴車給桃園市政府,長庚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程文俊親自出席,長庚養生文化村主任戴興業也一起參與,見證歷史,會後接受中評社訪問。
被問到先前中美貿易戰開打,台美關係升溫,兩岸關係繼續僵持,對於台灣養老市場是否改變?
戴興業觀察,最近來長庚養生村參觀人數,似乎有增加趨勢,主要還是台商回流,有台商自己提前規劃退休生活,先看老人照顧市場,當然也有年紀輕,仍在大陸上班,擔心家中長輩沒有辦法獨身獨居,說服來機構養老,整體來看,在大陸台商並沒有全部出來,顯然大陸仍穩住台商留在大陸,不至於全部回來。
他解釋,美國華人需要老人照護,大概80萬到200萬人之間,這個市場其實需求很大,中國大陸更多,台商在中國大陸上班約100萬,這100萬的家人其實都在台灣,也希望把家中老人家,送機構式照顧,可以看美國華人的老人市場,以及台商華人的老人市場,這兩個市場很大,況且美國的養老的成本是貴台灣5倍5倍,人慢慢老化退化,就想回台灣落葉歸根,用台灣的養老資源。
戴興業也告訴中評社兩組數字,“9073”與“801208”,前者是中國大陸,後者是台灣。
他分析,中國大陸60歲以上有2億人口,“9073”指的是9成在家照護有1億8千萬人,百分之七社區照護(日間托老)有1400萬人,百分之三機構照護有600萬人。台灣65歲以上320萬人,“801208”指的是,8成在家照護有260萬到280萬人,12%社區照護有38萬到40萬人,8%機構照護有24萬到26萬人。
戴興業認為,從高齡化趨勢來看,戰後嬰兒潮(1946年到1964年)步入退休,這群人才是真正消費主力,也會排隊進入安養機構,不怕沒有人申請。
他說,兩岸關係當然會影響交流,先前只能私下交流,中國大陸對於老人照顧機構需求很著急,對需求更強烈,不過大陸內需市場已經起來,不需要台商去設立老人照顧機構,但是台灣還是輸出軟硬體,好比怎麼樣照顧讓老人避免老化了,怎麼樣讓老人避免失智的退化,台灣有實際的經驗、有大數據,可以做統計分析,比如說要給老人營養好一點,活動多一點,唱卡拉OK,玩麻將,避免失智,台灣有這樣的經驗可以輸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