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海基會副董事長、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高孔廉。(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5月19日電(記者 倪鴻祥)前海基會副董事長、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高孔廉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2010年兩岸簽署ECFA至2020年2月止,台灣出口大陸產品享受的免關稅金額達67.41億美元,而大陸出口台灣產品的免關稅金額為6.52億美元,所以是大陸讓利台灣,因為有成效,包括蔡英文總統及民進黨官員紛紛表示不希望中斷。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於2010年6月29日簽署,2010年9月12日生效。2011年1月1日開始實施早收清單降稅,今年6月簽署屆滿10年、9月則是生效滿10周年,外界憂心兩岸關係持續升高對立,大陸將終止ECFA。
高孔廉表示,ECFA中有“早收清單”(Early Harvest),也就是初期免關稅項目,大陸給予台灣539項工農產品,台灣給予大陸269項工業品而無農產品。2010年兩岸簽署ECFA後,隔年1月1日實施至2020年2月止,台灣出口大陸產品享受的免關稅金額達67.41億美元,而大陸出口台灣產品的免關稅金額為6.52億美元,所以是大陸讓利台灣。
高孔廉指出,被列入“早收清單”免稅的工業品跨及許多行業,特別是機械、石化、運輸工具、紡織等,其中機械及運輸工具等產業許多是中小型零件業者受益,據統計免稅項目出口大陸金額之成長率約高於非免稅項目3%,可見成效不錯。
高孔廉,農業產品雖然金額不大,但卻是台灣農民的心血,其中包括茶葉、石斑魚、釋迦、蓮霧、柳丁等,尤其2011年以前兩岸農業貿易,台灣一直處於逆差,ECFA生效後,逆差減少了,甚至於2013年轉為順差,但很可惜,2016年政黨輪替後,兩岸關係翻轉,又轉為逆差。
高孔廉向中評社強調,事實證明ECFA的實施對台灣總體而言絕對有利,無論是大中小型製造業或農民都普遍受益,如今由於即將屆滿10年,民進黨政府深恐陸方會叫停實施,一些官員紛紛跳出來,希望ECFA能夠延續。蔡英文總統2010年和馬英九辯論時曾批評ECFA是賣台,但她2016年當選後卻說要概括承受;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經濟部次長林全能都說過希望ECFA不要中斷,如果ECFA真的不好,蔡政府有權宣布停止,為何不宣布?
高孔廉表示,經濟部長沈榮津曾說大陸若中止ECFA,對台灣外貿金額影響在5%的範圍。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教授丁仁方依數據統計,影響外貿金額約196億美元,占出口的11.3%,對於受影響個別廠商而言,衝擊不可謂不大。
高孔廉分析,台灣是以外貿為導向的經濟體,讓台灣企業對外有公平競爭的環境非常重要,但台灣受限於國際情勢以及兩岸關係的影響,直到2010年為止,只能跟中美洲5個“邦交”國簽署4個FTA,其貿易額只占台灣總貿易額的0.2%,因此極有必要另行開拓FTA。
另方面,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國協”(ASEAN)10國於2002年簽署FTA的架構(Framework)協議,2010年正式完成簽署FTA,若台灣不在其中,商品競爭地位必不如ASEAN。
高孔廉指出,依“貿易移轉效果”,ASEAN生產的產品出口中國大陸零關稅,台灣生產相同產品出口大陸要徵高關稅,大陸的企業當然會向ASEAN購買;所幸當時台灣的產品科技含量較高,衝擊相對較小;然而,ASEAN的產品科技含量不斷突飛猛進,競爭壓力愈來愈大。
高孔廉說,台灣急欲與大陸簽署ECFA以化解經濟被邊緣化與空洞化危機,大陸方面也想加強與台灣的經貿結合,於是兩者一拍即合,但又因一步到位的FTA衝擊太大,所以雙方同意先談架構協議。
高孔廉表示,從“投資移轉效果”角度分析,在台灣的企業為了享有零關稅與通關便捷的優惠,就會從台灣出走,轉到大陸或與大陸簽署FTA的ASEAN投資,如此將造成台灣產業的空洞化,關廠或外移的結果就會造成失業,減少稅收,降低出口,對於台灣經濟及社會層面均有不利影響,所以台灣必須簽署兩岸ECFA,從此台灣企業出口大陸的產品得以減免關稅及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也為台灣服務業者開啟大陸服務業市場的先佔優勢,更為台灣融入區域經濟整合奠定了新的里程碑,所以ECFA對台灣非常重要。
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海貿會)於2007年3月6日由江丙坤設立並擔任創會會長,推動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合作。2008年5月江丙坤出任海基會董事長,海貿會會長由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接任,2013年3月江丙坤卸任海基會董事長後重新接任會長,2018年12月10日江丙坤過世,海貿會2019年3月21日進行換屆改選,由高孔廉當選會長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