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繼續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而努力
http://www.CRNTT.tw   2020-02-14 09:36:39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題中應有之義。
  中評社北京2月14日電/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要求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努力保持生產生活平穩有序;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繼續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而努力。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題中應有之義。

  人民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蔡昉文章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是一種難以預測的不可抗拒性干擾,對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實現構成不確定性影響。基於此,在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和近年來發展實績的基礎上,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任務指標,需要採取更加強有力的措施,作出比常規更大的努力。這要求我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針對疫情帶來的挑戰精准施策,盡可能減少損失;緊緊兜住民生底線,以堅定的信心、有效的治理、科學的方法和加倍的努力,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準確分析和把握疫情帶來的衝擊

  文章分析,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時代,產業結構、發展方式和增長動能都發生了重大變化。與發生非典型肺炎重大疫情的2003年相比,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了約20個百分點,農業勞動力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三產業就業顯著超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就業,外出農民工總規模增加了五成;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35.4%提高到57.8%,資本形成的貢獻率從70%下降到31.2%;中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現代化經濟體系正在加快形成。這些變化為防控疫情帶來新優勢。同時也要看到,此次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很大挑戰。

  一是對居民消費的衝擊。2003年非典疫情高峰時對當年第二季度的消費產生了抑製作用,但由於居民在下半年乃至第二年的補償性消費,很大一部分需求損失得到彌補。目前,中國居民消費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一部分消費項目具有易受衝擊又難以形成補償性增長的特點。例如,中國居民在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和娛樂方面的支出已經占到全部消費支出的1/4,其他類別消費有較大部分是在外出活動中發生的。一些受到衝擊的消費需求如住宿、餐飲、旅遊、娛樂、客運等,疫情過後可以迅速恢復,但已經損失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難以挽回。為了盡量減少對居民消費的衝擊,必須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堅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著力穩定居民消費,發展網絡消費,擴大健康類消費。

  二是對就業的衝擊。從近年的常態來看,每年第一季度新增城鎮就業人數占全年總量的比例在24%左右。由於疫情造成農民工延期返城、企業開工不足以及新成長經營主體減少,新增就業數量會減少,在短期內會加劇摩擦性失業現象,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的增長。緩解疫情防控與勞動力到崗的矛盾,非疫情嚴重地區可以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以科學方式有序安排農民工返城和企業復工複產。

  三是對中小微企業的衝擊。中小微企業用工中農民工所占比例較大,農民工返城延期和職工到崗率低造成不能開工或開工不足的現象更為普遍;訂單形式相對不規範,雖然疫情是不可抗力因素,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難度更大;在開工不足情況下,面臨的廠房租金、設備閑置成本和原材料占用等困難更大,支付未到崗職工工資和社會保險繳費也面臨較大壓力。針對中小微企業承受疫情能力偏低的特點,一些地區迅速推出針對性較強的幫扶政策措施,表現出較高經濟管理水平。

  還有其他一些因素分別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對中國經濟增長造成不利影響。一些國家頒布限制旅行的規定,有的國家甚至反應過度,採取禁止中國公民入境等措施。人員的國際交流大幅減少,會影響服務貿易、貨物進出口和跨境投資等。此外,疫情發展還會影響市場信心,造成金融市場波動。我們要準確分析和把握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衝擊,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化解。

  用好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

  文章認為,雖然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也不會因突發事件的衝擊而改變。這是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並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重要基礎。近年來,中國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更加鞏固。雖然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有所下行,但與潛在增長能力是相符的,仍處於合理區間。同時,中國就業比較充分,城鎮調查失業率和城鎮登記失業率雙雙穩定在較低水平。我們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擴大對外開放,設立和擴大自由貿易試驗區,進一步縮減市場准入負面清單,這些舉措推動中國營商環境在世界的排名大幅提升,創新創業日益活躍,新興行業和新型業態迅猛發展,大量新成長市場主體不斷湧現,整個經濟保持強勁的就業吸納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雖然會對經濟活動產生負面影響,但終究是一次性衝擊現象,對生產要素供給和生產率都不會產生長期影響,甚至不會造成對全年的影響,更不會削弱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能力。同時,疫情在需求方面造成的損失也能較快得到恢復。根據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態勢和可能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來判斷,疫情造成的暫時性干擾雖然會小幅降低增長速度和其他發展指標,但總體上不會延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定量要求來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能夠如期實現。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