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少康。(中評社 黃文傑攝) |
中評社桃園4月21日電(記者 黃文傑)擁有20年營地教育培訓經驗的彭少康去年底進駐大陸武漢海峽交流基地,回台灣分享台青在大陸創業,最常被問到怎樣成立公司?彭少康反問“你的客戶找好了沒有”,他說,過去台青只要有想法、寫好計畫書,大陸就給機會,現在大陸開始修正,不是從“零”開始,台灣與大陸都有渠道最好。
彭少康,1973年次,空特義務役退伍,在2013年洪仲丘案重創“國軍”形象,勇敢發起93軍人節“穿軍服挺國軍”活動,帶領支持群眾,在凱道完成1000下的開合跳為“國軍”加油。新黨主席郁慕明及全委會委員吳正群看上彭少康的活力、年輕及正能量,延攬代表新黨角逐2014年桃園市八德區議員選舉,不過沒有當選。
選戰結束,離開政治圈,彭少康專注在自己的領域,主要從事戶外運動休閒產業,2009年在桃園龍潭創業,成立公司,2014年起,開始前進大陸,開展青少年營隊與戶外培訓項目,先在武漢思高特教育科技(營光山谷)擔任聯合創始人,接著去年底,正式進駐武漢台灣青年創業基地,成立武漢新營想力文化傳播公司。
中評社問,為何想要到大陸創業?
彭少康坦言,“10年思變”,在台灣從事校外教學、溯溪、攀樹、登山等戶外休閒運動將近10年,同樣的量,利潤是往下降,加上台灣青少年人口不斷減少,就像學校招不到學生一樣,因緣際會受邀到大陸幫忙帶活動,才意識到大陸營地教育與青少年戶外教育產業,只能用“噴井”兩字來形容。
他分析,大陸人均收入水準的改善及素質教育理念的普及,營地教育開始受到很多企業的關注和佈局。2016年中國大陸教育部、國家旅遊局等11部門發布之《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資料顯示,大陸營地教育正處在一個爆發期,未來3、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千億,未來10年到20年,都屬於朝陽產業。
彭少康表示,為深入了解大陸營地教育的市場,經常以“背包客”到處觀察,先到寧波又到四川與東北,看看當地休閒產業、運動產業及青少年戶外教育,每次都花三個月時間,不是光看官方數字報告,也要多問多看,後來看到的武漢優勢,這裡是大陸大學生密度最高的地方,光武漢就有160萬在校生,算是成長最快城市。
他告訴中評社,大陸推動休閒產業不是閉門造車,行業規範、營地等級,都有規範,國家政策支持,專業認證制度,都跟國際接軌,反觀台灣雖然有“體育署”在管理,不過一旦溯溪出事,官員與縣市政府開始互推皮球,培養休閒人才沒頭路,產業幾乎都是自己摸索,大陸則是十三五計畫一出爐,從政策頒佈、地方施行細則規範,相當清楚。
彭少康說,以前打出“台灣老師”、“台灣團隊”,就是金字招牌,不過大陸慢慢跟國際接軌,台灣也要跟國際競爭,愈來愈多台商在大陸,開始把“台灣”兩字拿掉,這有雙重意義,第一,刻意凸顯台灣,沒有必要,再者,也說明台商必須完全落地發展,不能心存還想回去台灣。
他說,五年前,台青只要有想法、寫好計畫書,大陸就給你機會,現在沒有這樣優勢,因為大陸也發現,台青可能拿了補助款,什麼東西都沒有做就回台灣,或轉換其他基地,大陸更希望台青創業者,在台灣事業有基礎,在大陸也有渠道,不是從零開始,有經驗更歡迎。
彭少康分析,年輕人每次問我,怎樣在大陸成立公司?其實應該問“你的客戶找好了沒有”?合作備忘錄簽了沒?如果你的東西做出來,要花半年時間,那就先把東西做出來,他的例子就是如此,先到大陸找合作伙伴,好比武漢營地相互投資,知道顧客群在哪裡,即使剛去大陸創業,自然第一年的營收,比較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