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呂文豪解析全台大地主農田水利會 未來走向
http://www.CRNTT.tw   2018-01-19 00:35:43
呂文豪表示,農田水利會改制有助台灣重新檢視水資源分配,若單純聚焦於政黨鬥爭過於狹隘。(中評社 高易伸攝)
 
  呂文豪分析,水利會可分“都會型”及“鄉村型”兩種,基本上都會型農田水利會包括台北七星、台北瑠公、桃園、台中、高雄等五大水利會,財務都很健全,甚至可用有錢形容,但其餘12個“鄉村型”水利會財務狀況就不見得這麼健全。例如政府每年需提撥新台幣8億預算給嘉南水利會,但提撥的這些錢卻無相關單位監督。一般來說,水利會公法人財源都要自主自籌,農委會也只是監督機關。有些人質疑改制後水利會名下都是農民土地,但他認為這些都不正確,會下有哪塊土地是登記在水利會會長或會員名下?這些應該都屬國家財。

  呂文豪表示,不是民進黨上台才說要改制水利會,1993年李登輝時代就說要改公務機關,1995年立法院也曾三讀通過3年內要把水利會改成公務機關,但因種種原因而未成。水利會服務的對象其實是土地,透過改制成公務機關,水利會業務更可煥然一新。

  農田水利會簡稱水利會,是台灣源自日據時期的“水利組合”法人農業組織。台灣除了各地設有區域性水利會,也有全台性的“農田水利會聯合會”,主要工作是水利事業的興辦、農業災害防治,以及其他農業政策或土地開發等事務。2018年時台灣共有17個水利會,會員人數達156萬人,灌溉管轄區有37萬公頃,該組織除水利業務之外,也被外界視為藍綠政黨地方勢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