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0月2日電/明年度新南向政策預算日前已經確定,將較本年度年大幅增加;但立法院預算中心卻發現,今年二十一個編列新南向預算的機關,其中三分之二預算執行進度不盡理想,只有少數機關預算執行率過半,除了曝露政府機關執行不力,也證明新南向政策虛張聲勢,績效不彰。
中央網路報今天社評說,蔡英文去年召集“對外經貿戰略會談”,通過新南向政策後,行政院隨即於九月提出“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2017年度編列四十四點四億元;然而立法院預算中心卻發現,截至今年七月底止,相關單位執行率只有百分之五十六點三,其中預算編列最多的經濟部,執行率只有五十點八二,執行率最低的內政部、總統府及工程會,執行率竟然只有百分之零點五一、三點四九和四點二七。這些數據在在證明,雖然政府單位把新南向政策喊的震天價響,實際上卻沒有一個單位達成預期進度,不管經濟部或是總統府,都是如此。
這樣的現象當然不是偶然,與其指責公務員執行不力,不如追究新南向政策本身的荒謬。
舉例來說,中國大陸從二0一三年起就是台灣農產品的最大市場,但民進黨政府卻積極推動新南向農業政策,企圖以東南亞取代大陸市場;去年台灣銷往大陸農產品,固然首度出現負成長,出口值衰退百分之九點三九,但東南亞市場也沒有相對打開,像是台灣農產品外銷的第五大市場越南,已經連續兩年呈現負成長;探討原因,農委會雖然積極發展農業新南向,並輔導成立台農發公司,但這家公司優先選擇鳳梨、釋迦、香蕉及鳳梨等高單價產品作為外銷主力,而且鎖定日本及韓國等國家市場,農業新南向當然就淪為口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