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加契作3年的王献文表示,他的魚塭,去年一池放養虱目魚1萬尾,今年只放養3000尾,因為沒有安全感。(中評社 趙家麟攝) |
中評社台南6月29日電(記者 趙家麟)大陸2011年起在台南契作虱目魚,今年宣告暫停,台南學甲虱目魚養殖戶醞釀組“千歲團”赴北京爭取明年契作。4位曾參加大陸契作的漁民28日在塭邊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沒有契作,今年各家放養數量都自動驟減,因為沒有安全感。
參加契作3年的王献文表示,他的魚塭,去年一池放養虱目魚1萬尾,今年只放養3000尾,理由很簡單,即缺少了保價收購,就是沒有安全感。況且,今年魚苗貴、飼料也貴,很少有漁民敢冒險,甚至今年有人魚塭休耕。
王献文批出,在當地的養殖方式絕大部分是虱魚目與白蝦混養,單純只養虱目魚是沒有賺頭的。但是,白蝦的風險高,有同池的虱目魚保價收購,讓漁民養得安心,即使白蝦賠錢,也不致完全做白工。
承辦契作的台南市虱目魚養殖協會理事長王文宗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契作虱目魚對漁民幫助大,但卻不幸被汙名化,成了台灣政治惡鬥的一環,希望有機會回歸單純的契作,照顧地方經濟。學甲區面積約54平方公里,住商工業用地、農耕、養殖各占約三分之一。工業的就業率低,農地利潤低,但休耕有補助,所以,養殖就成了這個小鎮最重要的經濟來源。
另一位承接3年的契作漁民邱宏進表示,他自己的魚塭,今年放養虱目魚的數量也是減半,因為沒有契作,價格就不穩定。養殖過程發生狀況要搶收時,契作按原價收購,如果找盤商來搶收,那就是任宰割了。所以,為降低風險,當然是減量養殖。
64歲的漁民施進興表示,契作不是什麼大富大貴,以去年為例,契作收價每台斤40元,漁民還有3至5元的利潤。他自嘲漁民就是“愚民”,哪裡知道什麼政治,對漁民來講,如果對漁民是好的事,就不該受到政策改變而影響。
漁民吳達盛,父妻和兒子都投入養殖,今年他的魚塭,從契作一池放萬尾,今年只放500尾。他說,今年只養白蝦,放養一些虱目魚,是為了混養的環境考量,完全不是販售虱目魚,收成時也只是自己吃或送朋友而已。
他說,契作的保價收購對漁民太重要了。市價起伏大,有漲有跌,假設市價飆到50元,契作價40元也沒關係,因為穩定、讓人安心,漁民少賺沒關係,卻可以過平凡的日子,不必擔心受怕。
吳達盛說,誰來執政,百姓都要生存;政策會改變,但不能讓百姓活不下去。期盼蔡政府要給漁民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