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光中在高雄中山大學接受中評社專訪,前方是余光子親筆的硬筆字詩作“西螺大橋”。(中評社 趙家麟攝) |
中評社高雄4月22日電(記者 趙家麟專訪)當代文壇大師余光中,20日在風光明媚的高雄西子灣中山大學接受中評社的專訪。花格鴨舌帽、淡粉色的襯衫、淺灰色的西裝,展現大師優雅的紳士風采。從〈鄉愁〉的書寫到文學教育、文化觀察與宏觀兩岸交流的視野,大師侃侃而談。
高雄中山大學位於知名景點西子灣,東毗壽山,西臨台灣海峽,南通高雄港,北跨柴山,依山面海,碧波萬頃,水天相接。1985年到高雄中山大學任教,住在高雄、當高雄人30年的余光中,以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的身分,繼續主持“余光中人文講座”、“頂新人文藝術中心”,為學子邀約大師駐校演講、舉辦藝文活動,在教育的崗位上,繼續啟迪後進。
上午10時30分,87歲高齡的余光中,一派優雅的來到了中山大學文學院五樓“余光中人文講座”的辦公室接受中評社的專訪,他脫下了花格鴨舌帽、西裝,坐在自己辦公室前受訪,助理奉上的茶水,杯子上是余光中極具特色的硬筆字跡“這世界待你向前推動,像杯子旋轉在你手中。”
余光中向來強調以悠然、慢活態度涵養文化厚度,曾自嘲是網際網路的“漏網之魚”,對於來訪的中評社做為大中華地區第一家數字化網絡通訊社,這位詩人坦言“我平常不用手機、也不上網”。然而,在專訪的過程,余光中從文學家、文化人的觀點看台灣、看兩岸、看世界,卻是緊扣住大時代的脈動。
20日的西子灣,南台灣的豔陽高照,余光中倚窗而坐,窗外正是碧波萬頃,水天相接的台灣海峽。在華文世界被譽為“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的余光中,除了擅新詩、散文,還旁及評論、翻譯,出版著譯凡五十種,其中散文有十種,早已跨越了眼前“一灣淺淺的海峽”,他的作品已列入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及設有華文課程的大學、中學的教科書。
余光中寫於1972年的著名的詩作〈鄉愁〉最末一段“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這是余光中詩文作品廣泛收入台灣、大陸、香港三地課本當中,頻率最高的作品之一。他告訴中評社記者,寫下〈鄉愁〉,是離開大陸20多年所寫,但真正再踏上大陸回鄉,是在1992年,當時他已64歲。
離鄉的時空,余光中形容“比屈原更長,比蘇武更久”。他說,蘇武北海牧羊19年,他離鄉40多年,至於離鄉的距離,也比屈原流浪遠了幾千里之遠。
望著窗外的台灣海峽,余光中想起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舉手一指窗外的平靜的大海說,當年還有一顆飛彈就落在高雄外海。他深深感覺到,兩岸的和平是如此的重要,後來,他也說了“兩岸交流多多益善,不過希望多來作家,少來飛彈”。
觀察兩岸學子交流,余光中則認為,台灣對陸生來台求學限制多;在中山大學,也有陸生來修他的課,他觀察陸生台灣多有好感,除了促進對台灣的了解,也會將在台灣的見聞與觀察帶回大陸,對兩岸彼此的認識與了解,必然發揮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