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武郎談到日本侵略臺灣的歷史,很嚴肅。(中評社記者郭偉峰攝) |
在他的細膩的講解中,我感到,鄭武郎對每一個景點、每一個細節,都不是靠熟背而來的,他是通過觀察、考證等田野調查之後,自己有所感、有所悟,再結合歷史,重新咀嚼,化為自己的心血,再作為知識反哺每一個遊客。我突然覺得,他就像一個鹿港的文化塑造師,鹿港在他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中,漸漸活了起來,今天與昨天,過去與未來,歷史與社會,歡樂與痛苦,交集糾纏,輝映對襯,不知道有多美,不知道有多麼的迷人,也不知道有多麼的惆悵。
在鹿港,我們知道了大陸移台先民的艱難,看見了鹿港在傳承中華文化中創造的驚人成就,也觸摸到了日據時代鹿港人民寧死不願意放棄民族文化的風骨。
我一直跟著鄭武郎,這麼願意跟著導遊走,對我來說是少見的。但是,那天走訪具有240多年歷史的鹿港龍山寺時,我卻獨自徘徊。那天,雨下得很大,風也很大,有點冷。在雨中,鄭武郎熱情的講解聲,多少帶來了絲絲溫暖。
進入龍山寺五門殿後方的戲台後,我們發現很多位大姐大媽,她們穿著花色衣衫,拿著各種樂器。沒有人介紹什麼,她們看見我們來了,立刻各自就位,頓時,音樂響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