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陸軍退役中將胡筑生。(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3月3日電(記者 倪鴻祥)俄烏衝突加劇,台陸軍退役中將胡筑生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從俄國邊打邊談,提3個條件苛刻(承認俄國在烏東兩國主權;烏國非軍事化、非納粹化;烏國確保中立地位)可研判,俄國並非想與烏克蘭談判,而是想逼美國出來面對,作出落實1991北約不東擴的承諾及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
至於近日歐洲各國陸續宣布提供武器與彈藥給烏克蘭,胡筑生說,烏國使用的武器是俄國系統,歐洲國家提供的武器,別說槍彈的口徑不符、不能射擊,連裝填都有問題,就算提供整套槍彈也要會用,而且能用還不一定打得準,還得花幾個月時間訓練,若提供戰機更是花至少3年、1千小時飛行經驗才能正式上場作戰,除非美國提供單肩刺針飛彈或反坦克火箭彈、可以讓單兵帶著隨地發射的武器,否則歐洲各國說要提供彈藥只是宣傳而已,沒實際功用。
胡筑生,三軍指參學院、戰爭學院畢業,台灣大學高階公共管理班碩士。曾任中正預校校長、三軍大學陸軍指參學院院長、陸軍戰法暨準則發展委員會主委、國防部長辦公室中將參事兼史編室主任,國民黨前黃復興黨部書記長、陸軍官校校友總會總會長等職。
胡筑生表示,這次烏俄開戰,台灣看到的幾乎都是西方媒體訊息,戰況報道少,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作秀訊息多,不過仍可透過這些報道當地的新聞影片尋找蛛絲馬跡,看出實際狀況。
胡筑生向中評社分析,俄羅斯沒有比照過去採取“速戰速決”的戰法、沒有迅速全面掌控全局,反而好像“沒什麼在打”,不只是導彈部隊、空軍不太積極,坦克部隊佔領車諾比核電廠後也沒大舉挺進,而且只有小規模式傷亡,就連新聞畫面顯示烏國首府基輔市區大樓幾乎完好。
胡筑生指出,過去俄羅斯的戰術多採“速戰速決”,例如二戰末期日蘇在中國打了三次戰役,除了一次吞敗外,其他二次(蒙古、東北)都是以強勢的砲火支援,火速擺平日本,例如日本一個旅在前線作戰,後方可能不到一個砲指部的火砲支援部隊,但蘇聯軍隊是一個團在前線作戰,後面有10個團的砲兵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