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同心共情講述鮮活故事
http://www.CRNTT.tw   2022-02-05 12:15:28
  中評社北京2月5日電/網評:同心共情講述鮮活故事

  來源:新華社  作者:王思北 齊琪

  歲首元月天,共話此豐年。

  2022年“新春走基層”活動開展以來,各新聞單位迅速組織記者走進基層、探訪一線,開設“新春走基層”專欄、專題,展現來自基層一線的新氣象、新風貌,講述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奮鬥故事。

  人民日報開設“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一線調研”“特別報道”等“新春走基層”子欄目,為廣大讀者呈現一個堅韌不拔、欣欣向榮的中國。

  在天津市濱海新區新城鎮梁子村,人民日報社天津分社記者李家鼎看到當地婦女談笑間穿針引線,編織不停。幾天後,這些承載“永不凋謝”美好寓意、蘊藏“中國式浪漫”的手工絨線花,將在冬奧健兒們的手中精彩亮相。“全民參與冬奧,人人奉獻盛事的情景在梁子村比比皆是,也讓身為記者的我更加堅定,好故事是用雙腳走出來的。”李家鼎說。

  光明日報組織記者走鄉村、進社區,聽民情、訪民生,用飽含深情的筆與鏡頭,推出一個個鮮活感人的奮鬥故事。

  年關將至,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芝山村一派欣欣向榮,喜氣洋洋。光明日報記者蘇雁在這裡採訪時了解到,芝山村立足當地資源,通過打造富硒生態產業園等舉措,改變了村容村貌,把村民逐漸引上了致富之路,走出了依靠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的新路子。

  春節前夕,經濟日報新疆記者站記者耿丹丹來到新疆老風口供電站,同工作人員一起開展節前特巡。風雪雖寒,心裡卻暖。“作為記者,要堅持俯下身、沉下心、帶著滿腔的熱情和激情,寫出更多有溫度的作品。”耿丹丹說。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

  “嚴寒中的夜間冰河救援演練,到底是怎樣一種體驗?”為了與寧夏青銅峽小壩消防救援站的隊員們同心共情,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寧夏站記者許波克服心中恐懼,穿上救援服與隊員們一起跳入黑夜中的冰河。

  “出水的那一刻,我深刻感知到,面對冰與火,他們從不退縮,而其實,他們也平凡如你我。”許波說,只有接地氣,用心看,記者才能像英雄那樣淬火成鋼,在新聞實戰中使命必達。

  有人以堅守崗位詮釋不渝初心,有人為守護百姓健康逆向而行——透過記者的鏡頭與筆觸,人們看到,正是這一道道光照亮了一個溫暖的中國。

  除夕一早,澎湃新聞記者陳斯斯趕往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原生物檢定所,與檢測人員高芬一起投入各自的“主戰場”——實驗室內,檢測人員身著“鎧甲”與病毒鬥爭,默默築牢生命安康的堤壩;實驗室外,“融媒輕騎兵”正記錄中國故事,展現新聞的力量和溫度。

  一路向北,海河之畔的天津已與新冠病毒奧密克戎“交手”20余天。除夕當天,新華社天津分社記者白佳麗走進剛剛解封不久的津南區雙港鎮領世郡社區,心中無限感慨。

  白佳麗是新華社派出的450多位“新春走基層”記者中的一員,她見證並記錄了天津疫情防控的全過程——從疫情發生後第一時間走進寒天裡的核酸檢測點,到飄雪的深夜蹲守在社區防控一線,再到回應社會關切解答封控管控區如何“穩民心”……

  “回望這20多個晝夜,我看到了人民群眾共克時艱的樂觀與勇氣,更見證了國家面對疫情的堅定決心和強大防控能力。”白佳麗說,今後將繼續走好基層路,采寫更多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新聞作品。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