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角板山行館可以看到蔣介石生活照片,包括與當地原住民孩童合照。(中評社 黃文傑攝) |
中評社桃園3月8日電(記者 黃文傑)也是另類去蔣化?桃園市政府為了照顧原住民升學,新成立羅浮高中,把原有的介壽國中併入,整個桃園復興仍使用“介壽”兩字,只剩介壽國小,昔日蔣介石、蔣宋美齡在角板山的山居生活,與原住民孩童的互動,只剩一些老舊照片,兩蔣的歷史也漸漸淡去。
為了落實一區一高中,桃園市教育局在復興羅浮興建高中,羅浮高中是結合羅浮國小、介壽國中,從1年級到12年級設計,原本在角板山的介壽國中,併入羅浮高中,名稱消失,很多人覺得不習慣,校友回來怕找不到母校。
蔣介石,名“中正”字“介石”,典出《周易》:“(豫卦)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 。《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在台灣教育界最常紀念蔣介石,多半以“中正”為首,好比中正國小、中正國中、中正大學,“介壽”兩字比較少,逐漸式微,
台灣壽山被改為萬壽山,合歡山也被改為“介壽山”,現均已回復舊名。
總統府前(就是以前的台灣總督府)的馬路稱“介壽路”,後來於1996年3月21日被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
介壽一詞,來自《詩經.豳風.七月》:“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後以介壽為人祝壽,因與蔣中正的介石有同字介,故民間將為蔣介石祝壽的介壽命名,也就是即祝蔣“介”石萬“壽”無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