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振貴。(中評社 方敬為攝) |
中評社台中8月21日電(記者 方敬為)蔡政府針對陸生返台就學管制嚴苛,先後遭到學界及民間團體質疑,如今終於陸續鬆綁,前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樂見蔡政府鬆綁陸生禁令,但由於先前的管制措施太過針對性,甚至將兩岸政治角力檯面化,他憂心兩岸學術交流恐怕因此越走越窄,假如陸生來台人數銳減,加上少子化衝擊,台灣高教勢必面臨嚴峻挑戰。
陳振貴,成功大學外語系畢業,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美國佛羅里達諾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學博士,曾任實踐大學、嶺東科技大學、靜宜大學等校長、私立技專校院協進會理事長等職,是促成陸生來台研修的推手之一,目前在大漢技術學院擔任專任客座教授,並將在台中籌辦一所國際實驗高中。
蔡政府嚴格管制陸生和被稱為“小明”的陸籍配偶子女來台,時間已逾半年,台灣教育部甚至開放境外生返台,唯獨限制陸生,並稱考量“兩岸因素”,引發公私立大專院校聯盟、境外生權益小組、陸配團體抗議,質疑政策太過針對性,教育部日前終於鬆綁禁令,開放高中職以下境外生返台,但仍有4500名大專校院大陸新舊生無法返台。
談到蔡政府對陸生的管制措施,陳振貴表示,針對性是一回事,但絕對不應將兩岸政治因素檯面化,一旦政治因素介入教育問題,兩岸未來的學術交流發展令人堪憂,甚至陸生歸零也不無可能,蔡政府真的準備好斷絕兩岸文教溝通嗎?
陳振貴指出,台灣教育部於8月5日宣布,開放包括陸生在内境外生返台就學,但當日傍晚卻突然政策轉彎,將陸生屏除在外,理由竟是“兩岸事務主管機關要求再審慎評估”,且蔡政府陸委會甚至對外稱,是因為陸方阻撓,這樣的片面指控,無疑是將兩岸政治因素套上教育交流,本來應避免沾染政治的教育領域,因此染色變調,相當不妥。
教育本應是單純與平等,陳振貴說,但因為民進黨政府的外交路線,讓兩岸交流各面向均受到影響,就連教育也遭到政治所凌駕,就他看來,這次陸生之所以一直遭阻絕於境外,除了兩岸對立之外,在台灣則是有少數政客藉機會操作政治風向,“甩鍋”給陸方所造成的。
也因此,陳振貴指出,台灣公私立大學、技專校院等協進會罕見發表聯合聲明,要求教育部立刻開放陸生返台就學,各協進會是基於教育平等原則,呼籲政府讓具有台灣學籍的陸生以和台生平等原則相對待,此現象也代表,蔡政府將政治凌駕教育的作法,讓教育界無法苟同。
針對蔡政府將政治考量納入陸生管制的影響,陳振貴表示,陸籍來台研修生從2009年的2800人開始,到2015年達到高峰,當年有3萬4千多名陸生來台,之後政黨輪替,民進黨上台執政後,逐年遞減,2019年只剩下7785人,不可諱言,此現象就是受到兩岸關係疏離所導致。
然而,即便兩岸疏離,但學術交流正常互動,對兩岸教育發展影響不大,可是一旦納入政治考量,陸生覺得台灣政策有排斥、不友善,甚至讓大陸官方祭出政策限制,兩岸學術互動只會越走越窄。陳振貴表示,陸生是台灣大專校院境外生占比的最大宗,約占二成四,失去陸生,加上少子化浪潮,對台灣高教產業勢必造成強烈衝擊。
|